2023年中国COPD治疗药物行业概览:生物药研发热潮换发市场生机.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于呼吸道异常(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导致持续的、反复恶化的气流阻塞。COPD的发病与基因、烟草烟雾、氧化应激、机体炎症等关系密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发现安全有效且可行的靶向药物,主要通过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进行治疗。
COPD的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其中LABA+LAMA被推荐为主流的起始治疗药物。
本文通过对COPD治疗药物行业的定义、应用领域、产业链、各细分领域市场状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市场方向提出研判。■ COPD发病机理
根据GOLD(Global Intiative for ChronicObstructive Lung Disease)2023,COPD分类包括遗传决定的慢阻肺、肺发育异常导致的慢阻肺、环境性慢阻肺、感染导致的慢阻肺、慢阻肺合并哮喘及不明原因的慢阻肺,其发病原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 COPD患者群体状况
中国慢阻肺患病形势严峻,已成为居民健康的
第三大“杀手”,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全球4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9%-10%;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40岁及以上
人群患病率为13.7%。中国COPD患者人数从
2018年的103.5百万人增加至2022年的106.4百万人,预计到2027年COPD患病人数将达到
109.1百万人
■ COPD治疗药物集采情况
自2018年“4+7”试点城市带量采购以来,共有10款COPD治疗药物被纳入集采目录,包括盐酸氨溴索、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格隆溴铵注射液等。2021年1月,吸入用硫酸沙丁胺醇溶液纳入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目录,成为首个纳入国家集采的吸入剂。随后,在第五批、第七批和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目录,陆续纳入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和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等4种吸入剂
■ COPD用药未来研发方向
目前,COPD领域以化药治疗为主,疾病改善均有限,十余年无新疗法获批。中国用于COPD的候选生物制剂主要包括IL-4Rα抑制剂、L-5抑制剂、ST2抑制剂及L-33抑制剂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端午优惠进行中)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