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App成为各品牌汽车的标配,也成为车企必争的新战场。车企App不仅能够实现远程开启空调、门锁、启动车辆等功能,还提供购车、购买配件、维修、保养等基础服务,更承载着优化车主用车体验、构建品牌私域流量池的新任务,成为车企与用户关系运营的重要渠道。
车企App最核心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服务、社区、商城。服务是用户使用App的基础需求;商城通过积分兑换提升用户粘性,通过商品售卖进行获利;社区则承担了增强用户粘性,提高用户活跃的重要功能。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市场战略和运营策略也在加快落地,车机互联、车友社区、购物娱乐等功能不断完善,车企App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除了以上服务,对车辆软硬件的操控,如解锁车门、升降车窗、远程启动、查看车辆行驶轨迹或当前位置等最“原始”的功能。
随着车企App成为汽车交互的主要入口之一,隐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随着智能网联技术逐步完善,汽车网络安全的各种隐患也逐步浮现出水面,车企App需要应对各种威胁。
2022年4月,通用汽车通报检测到了恶意登录活动,黑客在某些情况下将客户奖励积分兑换为礼品卡,针对此次事件,通用汽车也及时给受影响的客服发邮件并告知客户。当年12月,蔚来汽车就用户数据遭窃取发表致歉声明,证实了此前其用户数据被泄露的传闻,并表示公司承诺对因数据泄露给用户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
此外,监管部门对保障App用户合法权益非常重视,自2019年来,联合开展App专项整治工作,与App治理相关的法律文件也相继出台。违法违规的App不仅收到监管机构的通报批评,还面临被下架等监管处罚。
总体来说,汽车App面临两重风险:技术威胁、合规风险。
1.1车企App的技术威胁
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会产生大约10TB的数据,驾乘人员的出行轨迹、驾乘习惯、车内语音图像等个人信息都面临着被泄露的风险。攻击者可以通过网络漏洞攻击劫持或控制车辆行驶,实施关闭引擎、突然制动、开关车门等操控。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攻击达到280余万次。
综合来看,车企App主要以下安全威胁。
1.1.1 ROOT风险
Root代表绝大部分移动设备的使用者能够掌握到的最高权限,使用户拥有了修改系统文件的权限,甚至可以控制账户、增加或删除硬件等。在ROOT环境下,App可以随意访问任意
应用储存的任何数据,造成数据泄露、数据非法篡改等风险。
1.1.2模拟器攻击风险
模拟器是一种“仿真”程序,可以在电脑安模拟出一个独立的手机环境,最初是用于开发过程中调试、测试、模拟运行等。模拟器可以让攻击者监控应用关键函数、获取应用敏感数据、破解应用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多开方式手动操作或是结合模拟点击,成为黑灰产牟利的工具。
1.1.3验证码爆破风险
用户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方式进行登录时,短信验证码大部分情况下是由4~6位数字组成,如果没有对验证码的失效时间和尝试失败的次数做限制,攻击者就可以通过尝试这个区间内的所有数字来进行暴力破解攻击。同时,如果没有对验证码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可以对同一手机号或者不同手机号无限次发送,存在恶意调用接口发送短信的风险,造成短信发送平台花费大量的短信费用,且易造成骚扰短信,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1.1.4系统API Hook风险
Hook技术是一门广泛用于计算机攻防对抗的技术。可以监视系统或者进程中的各种事件消息,截获发往目标窗口的消息进行处理。攻击者利用hook手段对App进行脱壳、内存截取/修改等操作。
1.1.5代理环境风险
App应用运行在代理环境下,通信过程能被中间人截获,造成用户请求伪造、重放攻击、敏感信息泄露等威胁。
1.1.6反编译风险
反编译就是逆过程,高级语言源程序经过编译变成可执行文件,反编译出的App代码未做任何保护,信息数据、功能流程等都被暴露,攻击者能够完整地分析App的运行逻辑,尤其是相关业务接口协议、和通信加密的实现,给业务带来极大的风险。
1.1.7二次打包风险
使用apktool对App进行解包,添加自定义的代码,回编译后,将App重新安装到手机中可以正常运行。App被轻易的二次打包,很容易被攻击者添加恶意的代码或者添加广告,从而窃取登录账号密码、支付密码等,严重威胁用户隐私安全,也给公司的形象带来不利的影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