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超充专题报告:追求充电速度,液冷超充市场广阔.pdf

本报告导读:

大功率超快速充电桩随用户补能倾向、车端配置升级等有望迎来需求快速释放,核心的液冷模块与液冷枪战市场空间广阔。

摘要: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持续渗透,充电需求将保持快

速增长。国家层面提出充电桩适度超前建设,叠加各省市配套出台的

优惠补贴政策,充电桩投建热情高涨。同时,液冷超充有望在政策及

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迎来快速渗透,液冷模块与液冷枪线在充电功率、

散热、噪音、轻便性、防护等级、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推荐标的:盛弘股份;受益标的:永贵电气、沃尔核材等。

充电供给与需求暂未完全匹配,超充需求日益增长。充电桩数量快速增长,车桩比呈下降趋势,当前车桩比约为2.4:1,其中直流充电桩占比约43%。绝大部分用户倾向使用快充,频率也更高。然而,现有慢充为主的充电桩供给情况与用户需求未能完全匹配。从各功率充电桩的使用情况来看,高达74%的用户选择在120kW及以上的充电桩进行充电,但功率大于120kW的充电桩数量仅占比56%。充电速度成需求重点,促进供给侧快充桩建设。

政策与车企合力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迎来新一轮升级。中央及地方接连出台多个高质量充电相关政策,支持大功率充电设备的技术研究,并推出了充电接口新国标,有效推动超充发展。新国标中,交流充电接口无变化,沿用2015年国家标准,直流充电接口在充电功率方面显著升级,可以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补能需求。在车端,众多车企均推出“800V高压平台+高倍率电池”的新车型,显著提高车辆充电速度,也对充电桩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液冷超充已示范应用,液冷模块与液冷枪线市场广阔。多家充电桩设备商与运营商推出了液冷超充桩,更加适配如今各大车企追求的超快充性能,有望实现快速渗透,目前已有多个液冷超充站投入运营。相比当前主流的风冷方式,液冷超充的优势体现在:可承受电流更大,充电速度快,发热少,散热快,枪线更轻,充电噪音小,防护等级更高,低TCO等等。液冷模块与液冷枪线潜在市场空间广阔,众多厂商纷纷布局,拥有成熟生产能力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1.2.快充需求日益增长,充电效率仍需优化

现有慢充为主的充电桩供给情况与用户需求未能完全匹配。根据《2022

中国电动汽车用户充电行为白皮书》和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从各功率充电桩的使用情况来看,高达74%的用户选择在120kW及以上的充电桩进行充电,但功率大于120kW的充电桩数量仅占比56%。其中150kW及以上功率的充电桩使用占比均远高于其建设占比,表明用户对快充需求高于供给。与之相反的是,慢充的建设占比较大,但需求偏弱,30kW以下的充电桩虽然建设占比达24%,但需求仅占2%。

用户使用快充更频繁。从单次充电特征来看,直流快充可在最短时间内充最多的电量,且单价与交流桩相比差距不大,因此周使用频率最高,

可达4.51次,交流慢充仅1.81次。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