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季报】金融监管持续深化,重点风险有所缓释——2023Q3中国金融监管.pdf

《NIFD季报》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要的集体研究成果之一,旨在定期、系统、全面跟踪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汇率、国内宏观经济、中国宏观金融、国家资产负债表、财政运行、金融监管、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房地产金融、银行业运行、保险业运行、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管理等领域的动态,并对各领域的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评估。《NIFD季报》由三个季度报告和一个年度报告构成。NIFD季度报告于各季度结束后的第二个月发布,并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和官方网站同时推出;NIFD年度报告于下

一年度2月份发布。

2023年三季度,宏观经济整体呈现边际改善的态势。在党中央决策部署下,金融管理部门强化风险应对,不断深化监管框架,保持金融系统整体稳定。一方面,多项监管改革持续深化。一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再评估完成,延续分区的差异化监管框架。二是私募基金关键法规经十年立法终落地,规范发展的法制基础进一步夯实。三是偿付能力监管标准优化,中小型保险公司面临更具弹性的监管标准。另一方面,重点领域风险应对加强,房地产市场有所复苏,地方政府债务处置取得实质进展,但是,房地产企业风险仍在发酵,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化解仍任重道远。

为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完善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展了2023年度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认定20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其中,国有商业银行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9家,城市商业银行5家。本轮名单新增南京银行,这是自2021年公布首批名单后第一次增加上榜银行。根据最新名单,第一组10家,分别是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北京

银行;第二组3家,包括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第三组3家,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第四组4家,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第五组暂无银行进入。从名单变化来看

(见表1),南京银行首次入榜并进入第一分组,无银行退出榜单,部分银行排名略有升降,但无银行跨越分组。其中,第四组的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同时在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公布的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名单中。

本次南京银行入榜,表明其在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性得到提升。南京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达到243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非利息净收入达106亿元,同比增长近7%,在营收中占比近44%,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净利润达129亿元,同比增长7.39%;资产规模达2.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超1600亿元,增幅近8%;存款总额达1.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200亿元,增幅10%;贷款总额达1.0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100亿元,增幅超12%。

此外,南京银行以第91位的成绩成功入选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3年度全球银行百强榜。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