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2023年
第一次出版2023年
BY
本开放获取作品适用于知识共享署名-40国际(CC BY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o/deed.
zh)。如许可协议所述,用户可以重复使用、分享、改编原作以及基于原作进行创作,使用时必须清晰标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为原作所有者。用户的作品中不能使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的标志。
署名-作品必须按如下方式引用:[曾湘泉、陆海娜、单志霞、熊督闻、王馨悦和朱建军,《中国的照料劳动:发展现状、价值估算及疫情影响》,国际劳工局和联合国妇女署,2023年]
翻译:如翻译该作品,则须注明以下免责声明和署名:该译作并非由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翻译,不应被视为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的官方翻译。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不对译文的内容及准确性负责。
改编:如改编该作品,则须注明以下免责声明和署名:该作品是对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所著原作的改编。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完全由改编作者负责,不代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对其观点和意见表示认可。
CC4.0许可协议不适用于本出版物中非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版权的材料。如果材料归属于第三方,材料的使用者应自行负责与权利人进行版权清算。
因本许可协议产生的任何争议如不能友好解决,应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的仲裁规则提交仲裁。不论仲裁结果如何,双方均应受其约束,作为此类争议的最终裁决。
有关版权和许可的任何疑问,应联系国际劳工组织出版部门(版权和许可),ILO地址: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CH-12n Geneva 22,Switzerland,或发邮件至:rights@iloorg.
ISBN:9789220394977(印刷)
978g220394984(网络PDF)
英文版ISBN:9789220394953(印刷);978922039496o(网络PDF)
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出版物使用的名称符合联合国惯例,其内容不代表国际劳工和联合国妇女署组织对任何国家、地区或领土的法律地位或权限,以及边界划定表达任何意见。
署名文章、研究报告和其他文稿,文责由作者自负,出版发行并不代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认可其观点。
提及的企业、商业产品和流程的名称不意味其得到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妇女署的认可,而未提及的企业、商业产品和流程也并非意味着不被认可。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物和数字产品的相关信息请见:www.ilo.org/pub Ins
出版印刷:中国北京
作为经济和社会的支柱,照料劳动至关重要,但却常常被忽视。在世界范围内,妇女和女童承担着大部分的无偿照料劳动:全球来看,
妇女从事着76.2%的无偿照料劳动,是男性的
3.2倍;在中国,妇女花在无偿照料劳动上的时
间大约是男性的2.5倍。妇女和女童肩负的繁重而不平等的照料责任,是造成经济及社会各方面性别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有酬照料劳动,作为转化无偿照料劳动的重要载体,其价值也通常被低估。例如,由家政工承担的有酬照料劳动往往是非正规的,缺乏法律保护,这影响了家政工的福祉及高性价比的家政服务的供给。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这样的紧急事件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许多因素增加了无偿照料劳动量,例如学校停课、老年人和病人护理需求的增加等。随着妇女在家中满足更大的照料需求,其工作也不成比例地受到降薪和裁员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危及我们在女性劳动力参与方面取得的本就很脆弱的成果。同时,家政工也受到严重影响: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由于封控和社会保障的缺乏,全球近四分之三的家政工人(超过5500万人)面临着失去工作和收入的重大风险,中国的家政工也面临着相似的情况。
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照顾老人和儿童的需求可能会越来越大,给整个照料系统带来
安思齐
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代表
更大的压力。而男女平等作为中国基本国策,已载入中国宪法;现行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倡导男女平等分担家务,共同承担照料陪伴子女老人、教育子女等家庭责任;《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也明确提出了“缓解妇女的家庭育儿负担,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的目标。
在此背景及《联合国对华可持续发展合作框架(2021-2025年)》下,联合国妇女署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表了《中国的照料劳动:发展现状、价值估算及疫情影响》,以更好地了解照料劳动和照料经济在中国的情况,并提出了重审照料劳动的社会安排以构建一个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的政策建议。该报告对联合国妇女署通过推动妇女在照料劳动上的付出获得认可和报酬来变革照料经济的工作,及国际劳工组织为有家庭责任的工人提供平等机会和待遇的体面工作项目和倡导无偿照料再分配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旨在为两个组织的相关工作提供实证支撑,并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用的资源。为了实现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必须加强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在解决照料问题上的问责制,并探索新的途径来认可、减少和重新
分配无偿照料劳动。
李昌徽国际劳工组织中国和蒙古局局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