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本文所指地方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地方金控”)系广义上由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以控制金融类或类金融企业的股权作为其主要业务并以所投资企业产生的投资收益作为主要收入/利润来源的企业。
在地方金控中,地方政府控制方式多为当地国资委、财政厅直接出资控股,亦有部分通过其他平台间接控股的情形,整体看具有较高股东层级。同时,地方金控因承担了整合区域金融资源、协调产业转型和助力经济发展的职能,具备很强的区域重要性,能够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但由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资源不平衡,地方金控发展情况差距较大。因金融业务资源相对稀缺和有限,一般而言省级地方金控平台掌控金融资源相对较丰富,地市级地方金控业务多以类金融为主,但部分经济发达区域地级市设立的金控平台亦具有丰富的金融牌照及较强的经营实力,如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厦门金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此外,因历史原因,相当部分的地方金控平台除金融业务外还涉及贸易、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等实体业务,从省级层面来看,部分省份并未对省内金融资源进行集中整合,其省内金融牌照分散由不同的产业投资平台进行管理。例如云南省虽设立云南省国有金融资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但其省内金融牌照并未整合至该主体。由于目前市场上公开融资企业以省级金控平台为主,考虑到区域范围横向可比及资料可
得性,本文主要对省级金控平台近三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二、样本范围
我们根据相关标准I共筛选出32家省级地方金控,如表1所示,其中截至2023年6月末具有存续债券及公开资料的共23家,作为本文样本企业。
1出于可比性角度考虑,我们按照控股金融业务种类在两种及以上、且金融业务收入/利润贡献度超过总收入/总利润的50%的标准对各省省属平台进行筛选。针对无公开经营信息的省级平台,主要依托其控股子公司情况进行判断,并将地方政府明确承担国有金融资本运营和管理职责的平台纳入考虑。针对同省份内具备股权控制关系、且符合上述条件的省级金控,我们综合考虑金控属性强弱及控制关系对样本进行剔除,同体系内仅保留1家样本进行统计(如广西省省级金控保留广西金投,剔除了其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近年来省级地方金控外部信用级别处于较高水平且总体保持稳定,但市场认可度有所分化。
从发债企业主体外部信用级别分布来看,省级地方金控金融业务资源丰富,股东层级和信用资质很高。截至2023年6月末,省级地方金控中有存续主体信用级别的合计23家?;其中主体级别为AAA级别的共17家,占比73.91%;AA*级别企业4家,包括河南农开、四川金鼎、新疆金控、天津津融;AA级别企业2家,分别为福建华兴和吉林金控。
从信用等级变动情况来看,近年来省级地方金控外部信用级别变动不大,2022年以来发生级别变动的省级地方金控仅湖北宏泰1家,由AA+调升至AAA。2022年,湖北宏泰通过收购和无偿受让股份等方式取得天风证券控股权,使得湖北宏泰资产规模及金融业务布局得到提升。
我们对23家有公开市场存续级别的样本企业的发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除福建华兴外,其余22家主体均于2022年或2023年进行过债券融资。从样本企业最近一期发行的长期债券票面利率3与其同期发行、同期限国债的利差情况来看,利差处于100BP内的样本企业共15家,利差介于100~200BP之间的共2家,利差介于200~300BP之间的共3家,利差超过300BP的企业共3家,分别为天津津融、四川金鼎和吉林金控;利差存在较明显分化,利差
1.股权结构
近年来省级地方金控股权结构整体保持稳定,少数企业存在股权整合情形。
股权结构方面,近三年,省级地方金控股权结构整体变化不大,部分企业股权结构有所调整,主要出于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及资源整合的缘故。在国有金融资本监管新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将所属金控股权由省国资委划转或整合至省财政厅,如湖北宏泰及甘肃金控。2022年,湖北省政府着力推动湖北宏泰重大战略性资产重组,进一步整合金融资源,同时湖北宏泰唯一股东变更为湖北省财政厅。此外,2021年,广西自治区为优化金融资源布局,推进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集团”)与广西金投重组合并,原广投集团旗下金控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投金控”)变更为广西金投旗下子公司,区域内金控资源在股权上实现了整合。
2.牌照资源
省级地方金控牌照资源与其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不同省份省级金控平台旗下牌照资源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地方金控牌照资源配置与地方金控平台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和金控平台在地方国企内的地位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省级地方金控所持有的优质牌照资源较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金融资源越丰富,可由地方政府调配的牌照资源越优质;此外,地方金控平台在区域内国企中的地位越高,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越大,越有可能获得大量且优质的牌照资源。根据梳理结果,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省份金融牌照资源丰富,黑龙江、甘肃等省份金融牌照资源相对匮乏。
我们认为金控公司的业务多样性及旗下金融业务的牌照价值对其业务竞争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一般而言,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业务能够形成明显的行业门槛或业务壁垒,例如七大类金融业务(银行、保险、证券、AMC、信托、期货、公募基金),持牌业务多寡是影
响金控经营实力的重要因素,其中一类牌照(银行、保险、证券)因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是较为稀缺的特许经营牌照,具有较强的牌照价值。
从梳理情况来看,省级地方金控基于较高的行政层级及区域内显著的地位,其金融牌照资源相对丰富,展业范围及方向较为多元化。但省级金控旗下的牌照资源也与其所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层级和其在地方国企内的地位密切相关。具体来看,多数省级地方金控均有通过控股或参股的形式涉及一类牌照业务,但因一类牌照较为稀缺,省级地方金控平台控股一类牌照的类型以一种为主,仅少部分省级地方金控控股两种及以上的一类牌照。省级地方金控控股的二类牌照以AMC业务较为普遍,少部分涉及信托、期货和公募基金业务。担保、租赁、小贷等类金融业务作为地方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地产业经济扶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省级金控普遍持有以租赁、担保、小贷等为主的第三类牌照业务,并普遍开展产业投资、创业投资业务。尤其是部分经济发展较弱的省份,其金融发展程度不高,其省级金控平台牌照资源较为匮乏,以类金融业务和私募投资业务为主。此外,多数地方金控亦涉及部分实体业务,业务较为多样性。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