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生物医药技术及其产业化提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实施系列科技计划、不断完善相关的产业制度,来加速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及产业化的制高点。北美、欧洲、亚洲作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高度发达的三大区域,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前沿领域快速发展。其中,受益于不断增长GDP、持续扩大的医保覆盖范围以及逐渐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监管环境,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新兴医药市场快速崛起。
现代产业数据智能服务商、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数据领先者火石创造,重点盘点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土耳其等八大顶尖医药制造强国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国际化、高质量发展的初步建议,以期为中国各地政府园区发展产业提供参考。
一.中国
(一)政策端:医药健康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政策引领下,中国医药健康产业逐渐转向高度案集、鼓励创新的发展方式。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民生福祉的重要产业。《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聚焦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健康中国2030》提出中国健康服务业2030年达到16万亿的战略目标。《“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重点支持10个左右城市打造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建设生物经济先导区。此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及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与实施、带量采购扩围、医保药品目录调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及《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重磅政策及法规的推出,为中国医药企业发展营造新环境,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经历一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仿制到创新的涅槃之路。
(二)空间端:中国五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分布态势凸显
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中部地区等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其中,京津冀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呈现空间集群式发展,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在医药产业链方面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形成了以北京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以上海、苏州、杭州为创新驱动,合肥、南京、泰州、连云港、无锡、徐州等城市制造协同的产业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轮以布局创新资源为核心的区域浪潮中纵深推进,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驱动,香港、澳门、珠海、佛山、中山为支撑,东莞、惠州、江门、肇庆为依托的发展格局。成渝经济圈初步形成以成都、重庆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三)规模端:中国医药健康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基础雄厚,创新水平日益提升。从产业规模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医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较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0.8个百分点。2022年全国医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为8814个,较2021年增加477个,同比增长5.7%。2022年,全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收入29,11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88.7亿
元。从企业上市情况看,截至2022年12月, 全国共有生物医药上市企业1385家,年度新增111家,较上年增长8.71%;从投融资情况看,2022年,全国生物医药领域共发生融资事件2237起,累计金额1225.88亿元;从药品临床试验情况看,2022年全国共有2805个产品获批临床,
较上年增长4.7%。其中生物药领域995个,中药领域43个,化药领域1767个;从医疗器械获批情况看,2022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55个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上市,比2021年增加57.1%。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