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产业办公楼白皮书-「重新定义」产业办公.pdf

“定义”向来被视作研究工作的前置性条件。有了定义,才能衍生出基于共同认知的进一步探讨,这是行业研究默认的普适逻辑。但事与愿违,业界对于很多高频术语的定义却与教科书级的规范大相径庭,缺乏“标准化”的定义。 “产业办公”便是其中一例:意有所指,却又边界不清。地产界对工业用地上的办公空间开发,因产品、空间、形态各异,存在很多常见的称呼和指代。例如:产业园区、工业园区、软件园区、创新园区、产业办公楼等。仲量联行本次发布的成都产业办公楼白皮书,在观点陈述之前,对成都“产业办公”进行重新定义,并详细阐释其内涵与外延,以便读者阅读理解全文传递的知识与观点,并准确把握报告所引用的各维度数据。

“重新定义”是本次报告的主题主线。报告全新纳入超千万平方米的产业办公空间样本,并对进驻空间的企业客户进行实地调研。基于此,成都商业办公楼加产业办公楼的企业客户(租户)总样本达到2,332万平方米,其

中承用面积高达1,794万平方米。本次全口径的数据采样规模是成都办公楼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基于如此大量的数据样本,报告对成都产业办公楼的划分标准、产业特征以及子市场格局进行重新定义及全景描绘,为报告读者呈现一个完善的成都楼宇经济发展全貌与未来展望。

o 首次发布成都优质产业办公楼企业客户Top50榜单o 首次解读成都优质产业办公楼产业结构

o 首次发布成都全口径楼宇(含商办与产办)产业地图o 首次解读成都办公楼细分产品的产业结构

o 重新定义成都全口径办公楼(含商办与产办)子市场o 首次解读成都20个全口径办公楼子市场产业结构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