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类物联网设备白皮书.pdf

TIC国际检验检测认证理事会上海代表处(以下简称“TIC理事会”)撰写《中国消费类物联网设备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由TIC理事会“数字化及智能制造工作组”主笔,围绕消费类物联网设备,从市场规模、应用场景、市场驱动力、相关安全挑战、相关法规与标准等角度,梳理了中国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发展概况及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角度为提出规范性建议,以期充分发

挥第三方认证在消费类物联网安全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助力中国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市场健康发展。

白皮书显示:随着中国消费类物联网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应用场景逐渐打破了线上与线下的界限,政策、科技、平台生态等亦助推着中国消费类物联网市场向全球化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对设备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费类物联网产品因其面临的应用场景和用户群体的特性,其安全问题的产生和危害会影响到众多相关方,需要整合政府、制造商、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和用户个人等多方力量,从安全意识、安全法规、技术措施、应用操作等构建全方面的安全防护,才能真正保护个人隐私,避免因信息泄露和其它安全事件造成风险,从而促进消费类物联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其中,第三方认证机构,可凭其独立性及专业性,贯穿物联网标准与法规的设计、产品制造生产、市场监管等各个阶段或过程,成为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全流程安全的守护者。

消费类物联网设备主要包括:1、个人购买使用的物联网产品,如可穿戴设备(wearable)、智能耳戴式设备(hearable)、智能手机,以及个人电脑外接设备如智能手表等;2、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家电、智能电视、家庭监控等。特别指出,医疗类、车联网类设备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内。

随着全球消费群体针对智能消费品需求的不断地增大,并伴随着相关智能科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近年来智能科技从一开始简单的数据搜集,再到目前接近人工智能的用户数据分析并进行相关的用户习惯管控,所有的这些都通过不同的网络进行了跨时代的改革进步。

1.1.中国消费类物联网设备展望

作为全球物联网消费品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无疑在这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市场潜力和客户使用群体,而各类与物联网消费品在中国的使用以及规模都达到了空前的情况。截止到2022年底,以智能家电为例,根据最新的中国工信部的统计,我国智能家电的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000亿已经达到了现在的5000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使用智能家居的行列并把这些科技带来的便利普及到更多身边的亲朋好友,而科技的不断发展融入了绿色低碳的元素,相信这类物联网消费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会越来越大,普及率将会越来越广。

1.2.全球消费类物联网应用的整体情况

放眼全球各国,消费科技领域也在大张旗鼓地发生着变化,从几年前全球倡导的万物互联飞速演变成了现在的万物智能互联,物联网消费品的全球格局更进一步地走向更为智能的新高度:各种可穿戴的设备、智能美妆仪器、人工语音助手、VR的虚拟现实互联都进一步地展现了这一变化。根据全球电子消费品协会

以及第三方机构GfK的统计,智能消费品市场在2021年,全球物联网市场价值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而亚太地区凭借42%的销售份额继续维持技术消费品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此外,25%的销售额来自欧洲,20%左右来自北美,7%来自拉丁美洲,6%来自中东、土耳其和非洲。这一整体的数据并以每年3%-4%的增长率飞速上涨。物联网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以两位数增长,预计2028年将达到1.9万亿美元。

这一切的美好确实充满着浓郁的科技感和便捷,展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当人们开始关心由智能设备搜集的数据是否会被滥用泄露开始,相关的物联网消费品的安全便走入了各界的视野范围。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