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白皮书_上.pdf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变化,世界各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博弈愈发激烈,中国制造业,尤其在高端制造领域,已迈入爬坡过槛的攻坚阶段。制造业是中国巩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基本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环节,在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愈发凸显,亟待解决。

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担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中国巩固壮大实体经济,走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专精特新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所在,亦是中国企业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取胜之道。作为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增强中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支撑,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作为全球及中国经济格局发展的重要见证者与参与者,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发布《2023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白皮书》,从行业视角维度解读中国专精特新发展背景与发展现状。本白皮书从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等维度出发,基于中国汽车、机械、环保、半导体、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包装、农业机械、中药、CXO和模式动物等行业,总结和分析了专精特新细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征。本白皮书聚焦于热门赛道,关注垂直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情况,研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竞争力及其在推动产业突破“卡脖子”问题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洞察中国未来产

业发展走向。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经历了多年的探索、研究和前期准备,已逐渐从一项部门政策演变为国家政策,进而又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现阶段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高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推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及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及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显著

从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2023年8月,中国已累计公示了五批共12,950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这既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加码,亦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认定补贴、上市辅导等多途径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申报,与此同时,随着专精特新概念的普及,企业、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专精特新培育中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资本市场助攻专精特新培育

资本市场承担了促进科技引领实业、助力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现阶段,中国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以带动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包括深化新三板改革、成立北交所等重要举措。其中,北交所成立的核心目的是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服务,旨在为此类中小企

业提供更多直接融资发展的机会,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核心问题。截至2023年8月,在北交所上市的全部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已近45%。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