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绿色出行及其碳排放分析报告.pdf“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是我国的长期国家战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交通行业碳排放约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是我国的重要碳排放源,其中道路运输占比更是达到了80%以上。城市客运是道路运输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之一,针对城市绿色交通转型,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应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行车专用道和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与绿色出行理念的不断深入,城市绿色出行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量化分析我国典型城市绿色出行成本、效果、减碳潜力与影响因子,进而为城市绿色出行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指导,北京数城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智汇绿行科技中心(普通合伙)合作编制此《中国城市绿色出行及其碳排放分析报告》。 本报告从我国城市客运运行状况、碳排放量和减碳潜力、绿色出行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建议几个部分展开分析,研究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模方法,量化城市客运相关指标,描述各级城市的客运情况,针对不同层级城市客运特征分别估算绿色出行的减碳潜力,同时从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结构和政策实施四个方面分析各因素对绿色出行的影响。最后,报告总结上述研究结论,从城市空间结构、慢行系统建设、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绿色装备、绿色出行文化形成等方面为绿色出行的推广与优化提供政策建议。zhizhi2023年 10月 19日行业研究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上一页 文章 智能化系列报告:人形机器人:智能汽车延伸,具身智能最佳编码器:速度、角度、位置感知部件,磁性编码器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我国编码器市场中多摩川、海德汉、西克和堡盟等海外公司占据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代表上市公司为奥普光电以及伟创电气,奥普光电持股65%的子公司禹衡光学是中国最早的光电编码器及光学仪器专业制造商,2022年国内市占率8%。 □机器人是目前为数不多的大空间、低渗透率、高速发展的黄金赛道之一。国内相关环节及公司有望受益:三花智控(家电)、双环传动、绿的谐波(机械)、中大力德、秦川机床、贝斯特、鼎智科技、恒立液压(机械)、步科股份、禾川科技(通信)、鸣志电器(电新)、拓邦股份(电子)、柯力传感(电子)、奥普光电(电子)、伟创电气(电新)等。 □风险提示:1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2、国内厂商产品开发进度、核心客 户导入不及预期;3、相关公司仅为产业链分析概览,不代表投资建议。载执行器总成:特斯拉Optimus在身体机械部分有28个关节执行器(14个旋转执行器+14个线性执行器),执行器总成价值量高,技术壁垒也较高,将由和特斯拉深度合作的汽车TIER1供应。国内代表上市公司为三花智控。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与RV减速器将同时受益,从格局上来看,高端市场仍由日本企业把控,2021年纳博特斯克占据中国RV减速器53%市场份额,哈默纳科占据中国谐波减速器35.5%市场份额。国内企业在中低端市场也取得了一定份额,绿的谐波在谐波减速器中的市场份额达到了25%,双环传动、中大力德在RV减速器中的份额达到了14%、4%。该产品技术壁垒较高,国产替代正在加速。国内代表上市公司为绿的谐波、双环传动、中大力德、秦川机床等。 丝杠:人形机器人中主要使用滚柱丝杆,2022年日本、欧洲滚柱丝杠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高达90%。由于我国企业在该行业起步晚,竞争实力距离国人口老龄化叠加用工成本增加,倒逼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用机器人取代人工。人形机器人一般与人类有着类似的身体结构和运动方式,更能适应于各类现实生活场景,因此能从专用转向通用,增大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是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物理形态之一。 口车端能力复用助力特斯拉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特斯拉最初于2021年AlDAY发布了人形机器人的概念机,并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实现了快速迭代,完成了开发平台建造、Optimus产品亮相以及电机扭矩控制、环境探测与记忆、双手复杂任务等能力的实现。特斯拉在车端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软硬件能力,如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硬件(如Al超级计算机Dojo)、自动驾驶软件(如自动驾驶算法)和模拟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可以直接快速复用到机器人领域,并且得益于车端成熟供应链的加持,均将加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 口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主要结构及价值量拆解: FSDIAI芯片:特斯拉核心竞争力之一,单机价值量约为50000元,成本占比 约为26.5%; 旋转执行器:总成产品,将由第三方供应,包含谐波减速器(或者类谐波的新型减速器)、无框力矩电机、力矩传感器、编码器、轴承等主要部分,成本占比约为23%;体.pdf 下一页 文章 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2).pdf2022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乘势而上开新局,凝心聚力谱新篇。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导向,更好统筹创新发展和开放安全等多元目标,更准聚焦增进民生福祉,更大力度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挺膺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增强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新征程上奋力推动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呈现新气象、展现新作为。这一年,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力提速。部署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依法查处了一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件;创新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机制,为制度完善积累有益经验,切实规范行政权力不当干预市场竞争行为,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 这一年,公平竞争社会共识和国际影响力积厚成势。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打造集中高效、特色鲜明、传播多元、影响广泛、深入人心的公平竞争宣传倡导平台,推动公平竞争理念更加深入人 心。举办第九届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国际论坛、金砖国家反垄断政策协调委员会会议,积极参加中国与东盟等自贸协定竞争政策议题谈判,在重要多双边场合宣传我国保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成效,在国际竞争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一年,民生福祉保障有力有效。坚决落实“监管为民”理念,大力整治民生领域市场垄断行为,依法查处陕西水泥垄断案、浙江民用爆破器材垄断案、北京士卓曼垄断案、江苏射阳大米案等一批重大典型案件,实现相关领域执法新突破。依法查处知网垄断案,深入做好阿里巴巴、美团垄断案监督指导和整改落实,持续推动互联网平台规范健康发展。依法扎实做好经营者集中审查,防范垄断风险,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国家反垄断局挂牌后的第一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反垄断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增进民生福祉,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主动性、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和监管执法的科学性,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这一年,公平竞争法治基础扎实稳固。历史性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颁布15年来的首次修改,明确“反垄断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实施领域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践行“两个维护”,确保反垄断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及时修订反垄断配套法规规章,推动中国反垄断和公平竞争政策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