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融资服务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下属的二级机构,由医疗健康产业投资机构、生物医药或医疗器械研发机构、医药企业或医疗器械企业以及专利服务机构、财务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专业机构组成。
投融资服务专委会主动搭建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机构、服务机构与医药(械)研发生产企业的桥梁,助力提升投资机构与医药(械)企业的沟通效率,推动生医疗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投融资服务专委会持续跟踪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实践,深入研究医疗健康领域投融资工作面临的问题,为投资机构投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医药(械)企业研发选题立项和投资并购提供决策参考。
投融资服务专委会将不定期策划组织医药投融资高端论坛,策划组织投资机构与医药(械)企业的专题沙龙,组织项目路演对接活动,提供专业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医药投融资机构提高工作有效性。
投融资服务专委会将主持编制发布年度《中国医药投融资年度蓝皮书》,参与编制发布年度《中国医药(械)上市公司研究报告》、主持编制发布年度《中国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专利蓝皮书》。
和恒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值战略专家,依托自主研发的企业级数智化产品体系,全面构建了企业从专精特新到成功上市,再到市值管理的价值成长一站式服务解决方案,通过聚焦企业挣钱、省钱、值钱、分钱四大经营管理目标,为客户提供数据、商学、咨询与资本等专业服务,助力企业实现发展愿景与战略目标。
和恒数据,以专精特新在线、IPO成长在线与市值参谋在线为三大智能决策分析系统,服务地方政府、商协会组织或优质成长型企业、上市公司,帮助用户提升战略决策与运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和恒咨询,聚焦企业战略领域,为客户提供基于经营环境研判与成长机会路径选择的战略规划咨询服务,以及基于方向、过程、结果的战略解码、执行监控、战略回顾、业绩评价的战略管理体系咨询服务,致力于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参谋。
和恒资本,聚焦资本市场领域,以优质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IPO)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为核心业务,为客户提供上市规划、股权激励、股权融资、并购重组与市值管理等相关专业服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和恒商学,以公开课、内训课、私董会三大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企业价值成长系列课、成功上市(IPO)训
战营、首席战略官训战营等线下课程,以及战略参谋、金牌董秘、市值管理、成功上市、财报分析、财税合规等线下和线上课程,助力企业组织成长与人才发展。
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2023年8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一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大保护力度,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要高度重视国产医疗装备的推广应用,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国产医疗装备迭代升级。要加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一批医疗装备领域领军人才。
和恒咨询从医药生物行业概况、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整体表现、医药生物上市公司财务质量、医药生物上市公司资本市场表现四个维度对医药生物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过去三年,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数量持续增加,整体市值水平较高,在A股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2022年7月31日到2023年7月31日,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市值中位数下滑,且下滑幅度大于A股。从板块来看,医药生物上市公司集中在创业板,新上市企业更偏爱创业板和科创板。从细分行业来看,疫苗行业平均市值排名第一。
过去12个季度,医药生物上市公司A股发展指数均高于临界值100,表明医药生物上市公司发展质量优于A股表现,优势差距在2020年四季度有大幅减小,后续相对稳定,2023年一季度,医药生物A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为126.2。
上市公司财务质量方面,纵向来看,从2020年到2022年,医药生物上市公司资产、销售、研发规模持续扩张,盈利规模略有下滑,研发能力、议价能力提升,成长能力、股东回报、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利润质量、造血能力下滑,偿债能力基本稳定,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呈下滑。
横向来看,医药生物上市公司盈利规模大于A股表现,资产规模与A股持平,销售规模与A股存在差距,成长能力、股东回报、盈利能力、研发能力、利润质量、造血能力优
于A股,运营能力、议价能力与A股存在差距,偿债压力小于A股,更容易出现销售投入远高于研发投入的问题,医药生物上市公司整体财务质量优于A股。
资本市场表现方面,纵向来看,从2021年7月31日到2023年7月31日,医药生物行业估值有所回落,更多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受到券商和北上资金的关注,但高关注的公司有所减少,关注度较为分散。
横向来看,医药生物行业的估值从高于A股变为低于A股,资本市场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关注度与A股基本持平,但医药生物行业获得高度关注的公司占比低于A股,北上资金对医药生物行业的关注度高于A股整体水平。
细分行业来看,血液制品、医疗研发外包和医疗设备市盈率整体估值较高,医药流通和诊断服务整体估值较低,资本市场对线下药店和医疗研发外包关注度最高,北上资金对线下药店、血液制品和诊断服务的关注度较高,对医疗设备和原料药的关注度较低。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