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通过与产业深入融合,数字科技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关键助力。
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展数字经济被提上更重要的战略位置。同时,在2022年疫情及各种不确定性冲击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正在重估,经济韧性的重要性急遽上升。数字科技与产业的深入结合,数字制造、数字政务、智慧城市、数字零售、智慧金融、远程办公、在线医疗、云上教育等为经济韧性提供保障,实现真正的降本增效与恢复增长,就可能变经济危机为发展契机。
无论是实现长期愿景还是摆脱短期困境,对于传统产业公司来说,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经成为
企业实现第二轮增长的重要且必须的驱动力。但对于多数企业来说,数字化却面临战略、理念、资金、人才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掣肘,企业单打独斗实现数据化转型并不可能。
企业的数字化增长是一个持续性、系统性的工程,大量数字科技服务机构与传统产业机构一起,共同构建产业数字化的生态。在数字化生态中,数字科技服务机构群体众多,鱼龙混杂,企业选择数字科技服务机构的试错成本也较高。基于此,零壹智库第二年推出《中国数字科技服务商图谱报告》,不断跟踪数字科技服务机构,为业界的数字化发展提供参考。
从全球市值TOP 10公司的演变来看,进入2015年之后,科技类特别是数字科技类公司已经牢牢占据经济和资本市场的领导者角色。2022年全球遭遇特殊年份,俄乌冲突造成能源危机和高通胀;全球主要经济体疫情防控放开;能源、医疗健康类公司受益重新进入TOP 10,科技类公司面临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2022年,一些现象级的新数字科技模式或技术涌现。元宇宙、
web3、新能源、人形机器人、ChatGPT等,新模式正带动数字科技突破僵局。
中国在2022年迎来数字经济顶层驱动的重要年份。从中央到地方,数字经济相关政策为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围绕《“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各省市政策陆续发布,结合自身情况抢抓建设数字经济新赛道。
2021年,建筑、石油石化和钢铁因为单一规模大,平均研发支出在10亿元以上,具有典型的研发支出金额高但营收占比不高的特征;汽车、电子、机械、家电、医药、电力设备、
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等,具有总体研发支出多,研发支出比例较高等特征,是产业数字化的主要机会区。
企查查的数据显示,全国在运营的“数字科技”公司有4.67万家(包括新设及更名),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了46%。2022年新设数字科技企业数量达到1.46万家,为历史最高。从2015年开始,每年新增数字科技企业在1000家以上,92%的新增公司发生在2015年-2022年。从专利、高新技术企业、软著、融资、招投标及上市等信息看,具有实际数字科技业务开展能力的企业比上年大幅增加约1倍,但总体或不超过8000家。
零壹智库调研显示,从被调研数字科技服务商业务痛点来看,主要分成三个方面,自身问题,市场和竞争问题,疫情和行业政策问题。相比去年的调研,对于疫情后的客户艰难预算减少,市场获客和推广,以及疫情未来的不确定性问题在今年较为集中。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