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医药中报确定性高,首选中药、处方药等制药板块.pdf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05、-5.5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

益分别为0.13%、-9.21%;年初至今涨幅最大的为中药、商业、化药等股价涨幅最大,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器械等股价跌幅较大;年初至今涨幅居前百利天恒-U(+125.77%)、山外山(+107.76%)、太极集团

(+97.90%),跌幅居前ST运盛(-91.01%)、延安必康(-88.07%)、紫

鑫药业(-84.12%)。涨跌表现特点:从上半年表现看,小市值医药股涨幅更大,其中中药领涨、医疗服务领跌。

医药刚需属性明显,疫后复苏逻辑下业绩有望迎来恢复性增长:前瞻去

看2023H1,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已逐步减弱,医药行业迎来了恢复性增长。化学制药板块受益于院内手术、治疗用药等需求提升,医疗服务、医美、药店等受益于线下消费复苏,IVD板块受益院内诊疗需求恢复,业绩有望迎来良好表现。器械板块眼科器械、康复理疗产品等销售恢复强劲增长有望催化业绩增长,原料药板块受益于成本和需求缓慢恢复业绩有望迎来逐季度改善,CXO板块仍建议关注订单数据对业绩的催化,科研服务建议关注投融资改善对公司基本面利好影响和相关标的的业务出海带来的投资机会。

NMPA宣布,输森制药的1类新药「培莫沙肽注射液」(商品名:圣罗菜)获批上市;驯鹿生物/信达生物合作开发的BCMA CAR-T疗法「伊基奥仑赛注射液」(商品名:福可苏)获批上市;恒瑞申报的1类创新药磷酸瑞格列汀片(商品名:瑞泽唐)上市:培莫沙肽注射液用于未接受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治疗的成人非透析患者,及正在接受短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的成人透析患者;伊基奥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成人患者,既往经过至少3线治疗后进展;磷酸瑞格列汀片适用于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具体配置思路:1)血制品领域:天坛生物、卫光生物、博雅生物等;2)

创新药领域:百济神州、恒瑞医药、海思科、荣昌生物、康诺亚、泽景

制药-U等;3)优秀仿创药领域:吉贝尔、恩华药业、京新药业、仙琚制

药、立方制药、信立泰等;4)耗材领域:惠泰医疗、威高骨科、新产业

等;5)中药领域:太极集团、佐力药业、方盛制药、康缘药业等;6)消

费医疗领域:济民医疗、华厦眼科、爱尔眼科、爱美客等;7)其它医疗

服务领域:三星医疗、海吉亚医疗、固生堂等;8)其它消费医疗:三诺

生物,我武生物等;9)低值耗材及消费医疗领域:康德菜、鱼跃医疗等;

10)科研服务领域:金斯瑞生物、药康生物、皓元医药、诺禾致源等。

风险提示:药品或耗材降价超预期;新冠疫情反复;医保政策风险等。

本周、年初至今医药指数涨幅分别为+1.05、-5.56%,相对沪指的超额收益分别

为0.13%、-9.21%;年初至今涨幅最大的为中药、商业、化药等股价涨幅最大,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及器械等股价跌幅较大;年初至今涨幅居前百利天恒-U

(+125.77%)、山外山(+107.76%)、太极集团(+97.90%),跌幅居前ST运盛(-

91.01%)、延安必康(-88.07%)、紫鑫药业(-84.12%)。涨跌表现特点:从上半年表现看,小市值医药股涨幅更大,其中中药领涨、医疗服务领跌。

中报窗口期能否扭转医药弱势?主要原因;其一从二季度复苏角度看,医药在所有行业中确定性最高,医药中报很可能是资金首选,尤其是中药、处方药等,其中处方药2024年增长很可能提速;其二医药板块具备抵御国内外市场风险。中药、医疗服务及处方药市场大都在国内;其三集采对处方药及部分器械影响基本结束,随着新产品获批开始进入业绩放量阶段;其四医药板块连续下跌三年,估值性价比较高。

Q2强烈看好院内处方药投资机会,其理由:其一院内复苏。诊疗数据,全国1Q23门诊量同增17%(4月份同增19%),手术同增+21%,住院同增+20%,同、环比趋势向上。其二集采出清。2025年目标集采品500个,1-8批集采已经纳入333个,数量、金额均已过半。8批集采招标结果流出,39个品种中选。恒瑞医药、恩华药业、人福医药等主流制药企业,3亿以上量级仿制药基本不涉及。其三创新进入收获期。 其中重点推荐仿制药集采出清、创新药有序获批的创新药标的,重点推荐恒瑞医药、海思科、信立泰、恩华药业等。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