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行业研究框架.pdf

材料体系不断创新,助力锂电池向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方向发展。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锰铁锂通过在磷酸铁锂的基础上掺杂一定比例的锰制备而成,是磷酸铁锂的升级版,其在提高能量密度的同时,保留了磷酸铁锂安全性以及低成本的特性。三元材料向高镍化方向发展,有助于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2021年我国三元8系材料出货量占比为36%,同比提升14pct;2022年我国三元8系及以上材料出货量占比超40%,

上升至第一位。负极材料方面,硅基负极为新型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是石墨负极材料的10倍。2018-2022年我国复合硅基负极出货量从

0.25万吨增长至1.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1%。

锂电回收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入局企业增多。2022年我国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实际量为41万吨,同比增长37.1%,其中用于再生利用的退役锂电池量为37万吨,同比增长43.4%。2022年单吨废旧锂电池回收

单价约6.34万元/吨,得出2022年我国回收处理废旧锂电池实际规模约

259.83亿元。随着锂电池回收赛道行业景气上行,2017-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注册量从885家增长至24415家,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129.2%,其中2021年同比增长635.2%。

投资建议

“双碳”背景下,动力电池及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相关企业或将受益,锂电池端,建议关注具备成本、技术及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材料端,建议关注格局较好、具有成本控制优势、技术迭代优势的头部企业,如赣锋锂业、天齐锂业、德方纳米、容百科技、恩捷股份、贝特瑞等;锂电池回收端,建议关注兼具技术及渠道优势的企业,如天奇股份、格林美等。

风险提示

技术更新迭代、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异常波动等风险。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