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上市公司BD蓝皮书.pdf

我们要在全球医药企业排名中获得位置,就必然要具备跨国药企的三大能力:自主研发,商业化,BD。而BD之所以在当下对有商业化能力的传统医药企业尤其重要,是因为,我们知道,创新能力构建非一日之功,企业经营永远是活下来,在布局未来中梯度成长。具体来说,全球范围内研发难度较低的疾病及靶点已有较多创新药覆盖,即低垂的果实已被摘尽,差异化的创新药研发难度更大、风险更高;另一方面,传统药企的研发主要为仿制药的反向工程和工艺优化,短时间无法建立足够的创新药研发能力,因此BD交易就成了创新转型的捷径。

BD之于传统医药企业而言有三大价值逻辑:第一是替代:原核心产品因为纳入仿制药集采或者进入创新药国家医保谈判,导致销售额和利润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为了维持或提升业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营销团队和销售网络,引入即将获批上市或获批上市不久的较成熟创新药项目。

第二是补强:如果特定治疗领域/适应症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都比较优良,但是现有品种的产品力不足或剩余专利期不多,那么药企会引进偏后期的创新药项目来补充壮大针对这个细分市场的产品管线。

第三是攻防:如果某药企研发或引进某类“新概念”创新药项目,成功引发资本市场关注或带来有利的合作,那么为了尽快消除竞争劣势,其他药企在经过审慎的决策后可能会引进竞争性项目,作为防御措施。当然,药企也可在概念兴起前通过BD抢先布局,从而达到战略进攻的效果。因为概念较新,这类项目一般偏早期。

E药经理人研究院做了一件价值连城的事情,发布《中国医药上市公司BD蓝皮书》,这是深度访谈国内数位企业BD高管,加上数据分析得出的珍贵报告。

在资本寒冬下,国内药企呈现抱团取暖趋势,本土许可交易越发活跃。针对药品及相关技术的许可交易,本土许可的数量从2019年的25项增至2021年的68项,在全部

许可交易中的占比从2019年的17%升到28%;2022上半年本土许可28项,占全体的26%。

根据50家创新转型领先的医药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分析,销售数据统计前五大治疗领域分别为抗肿瘤用药、神经系统用药、血液和造血器官用药、消化道及代谢用药、以及系统用抗感染药,2021年占比分别为16%、16%、15%、13%以及10%。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市场中普遍存在的研发靶点扎堆现象,这些传统药企转型创新的领先企业,其研发管线中靶点更分散,公开靶点的275个在研新药涉及170个靶点(组合),平均每个靶

点1.6个新药。这体现Pharma的研发立项更加谨慎合理。

BD生态中最重要的一环,BD人才的流动和多元化激励是蓝皮书中鲜亮的一笔。BD只管项目引进合作,不管项目后期存活是当下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其原因来自两个方面:老板急功近利只看项目引进合作,经理人不愿担责项目后期存活发展。BD的稀缺如同企业家一样,这个时候,对其多元化长线激励应该得到重视并推广,这是《中国医药上市公司BD蓝皮书》的期待。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查阅下载3万+精选资料,年享1万+精选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未发布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