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为电算协同指明路径。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明确提出,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探索建立跨地区算力调度与算电融合机制。
.在京津翼、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布局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发展数据中心集群;
·国家枢纽节点之间进一步打通网络传输通道,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明确提出“实施一批算力与电力协同项目,整合调节资源,提升算力与电力协同运行水
平”;
·要求充分激发需求侧响应活力,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典型地区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
用电负荷的10%左右。
大受端电网
上海区域负荷密度高、峰谷差悬殊,最大用电峰谷差达48.5%,本地机组调节能力有限,外来电力占比长期处于高位,呈现典型的“能源大受端”特性。
算力增速迅猛
算力产业已从“通算时代”迈入“智算时代”,算力中心将成为上海主要电力负荷之一。截至2024年6月,上海已建成通用算力7.7EFLOPS、智能算力超54EFLOPS,算力中心总用电量占全市用电总量的2.4%,年增速达20%。
增效需求
上海需求响应电能量补贴区间为2.4-9元/kWh,商业模式优势显著。
探索电算协同参与电网调节,成为运营商获取额外收益的
重要途径。
减碳需求
国家对数据中心的“低碳”要求日益严格,不仅明确电能利用效率(PUE),还要求绿电消费比例持续提升,倒逼算力中心必须与电力系统深度协同,可持续运营。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