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液冷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已逐步走向成熟,并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在多种液冷技术路线中,冷板式液冷技术凭借着高可靠、易维护等特点,持续受到市场青睐。作为冷板式液冷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快速接头承担着机柜Manifold(冷却液供回歧管)与服务器节点之间的连接与关断的作用。其设计需综合考虑可靠性、兼容性、密封能力及操作便捷性等多重因素。随着冷板式液冷系统在算力中心的规模化部署,快速接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经过严格测试与验证的合格产品,已成为保障液冷算力中心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支撑要素。
不同品牌UQD性能和可靠性互换性验证测试旨在验证不同品牌间快速接头产品的适配性,同时对其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对比验证,为产品的标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本次测试历时近两年,其间累计进行了千余次测试,完成了十余项测试内容。此次测试得到了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伙伴的大力支持,在此,对给予本项目支持的所有人员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此次测试结果能有利于快接头产品改进薄弱环节,提高产品整体性能。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读者在快接头产品的实践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进一步降低冷板式液冷技术应用门槛。
本报告由开放数据中心标准推进委员会发布。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所限,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一、概述
AI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带动底层算力芯片功耗持续提升。液冷技术作为一种高效散热技术,目前已成为算力中心解决AI服务器散热瓶颈的重要选择,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快速接头作为液冷系统关键连接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液冷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液冷算力中心中,快速接头需要长期承受高流量、高压力的冷却液循环,同时还需要在计算节点维护插拔过程中保持密封性和可靠性。
本文针对UQD标准下的快速接头产品开展互换可靠性测试,旨在探究不同品牌UQD接头产品在进行任意组合后能否满足可靠性要求。同时,对实验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促进有关产品的后续改进。
二、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Liquid Cooling或Direct Liquid Cooling,液体冷却的简称,以液体为冷却介质,通过CDU设备将进入服务器的工艺冷媒液体降温至17~45℃左右,将服务器产生液冷的热量全部或部分转移的过程。根据工艺冷媒是否与服务器接触分为直接液冷和间接液冷两大类。直接液冷的液体一般是不导电的油类或者氟化物;间接液冷的液体一般是去离子水,醇类溶液,还有氟化物。通过在服务器等设备组件(如CPU、GPU等)上安装冷板式液冷冷板,利用冷板来吸收设备产生的热量,并通过液体管道将热量传递到远离服务器等设备的散热技术。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