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医院研究影响力-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二十年引用报告.pdf下载

医学研究的终极目标在于通过为政策制定和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来改善健康结局。衡量这种影响力的一种方式,是看相关研究在卫生政策文件和临床指南中的被引用次数,因为在这些文件中,研究证据被转化为可供医疗专业人员执行的可操作建议。
本报告评估了2005年至2024年期间中国医院开展的医学研究在全球产生的影响,重点关注在被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中被引用文章数量最多的十家医院。这些医院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中,总计有12601篇被全球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文件引用,总被引用次数达34675次。这些数据展示了中国医学研究对不同医疗卫生体系下影响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决策过程所发挥的可量化影响。
研究结果彰显了中国以医院参与或领导的研究如何为跨国界的基于证据的卫生政策与临床实践发展作出贡献。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医院在塑造国际医疗标准、提升医疗服务提供以及改善全球患者治疗结局方面,正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报告主要发现:
◆规模与影响力范围:2005至2024年间,这十家医院的研究成果在全球超过75个国家(尤其是美
国、英国和德国等具有医学研究传统优势的国家)的卫生政策与临床指南中共被引用34675次,彰显其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持续的应用。
施引机构概况:引用这些研究的国际知名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标准署(NICE)、德国医学科学专业学会联合工作组(AWMF)及加拿大药品管理局,展示出了中国医学研究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发表期刊:部分文章发表于The British Medical Joumal(The BMJ)、Gut、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JAMA)、The Lancet、The Lancet Oncology和New EnglandJournal of Medicine(NEJM)等高影响力期刊。
案例遴选依据(非排名):这十家医院是基于BMJ Impact Analytics影响力分析工具确定的被引用文章总数,被选为案例研究对象;中国还有许多其他贡献显著的医院,未来可能会在进一步的专题报告中进行介绍。
结果解读说明:BMJ Impact Analytics工具对非英语指南数据库的覆盖范围存在差异(如阿拉伯语国家、俄罗斯、中国部分地区),因此来自这些地区的引用数据可能低于实际水平;解读相关数据时请注意此情况。

引言
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医学持续稳步发展,进一步朝着符合全球临床与研究标准的严谨循证实践迈进。这一发展进程得益于对医院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尤其体现在随机对照试验的开展以及参与多国合作研究。由此,中国医院正产出越来越多的高质量研究,为推动全球医疗进步做出重要贡献,尤其在肿瘤学、心脏病学和传染病学等领域。这种发展能够促进了跨文化交流,拓展了传统医学与补充医学的证据基础,使中国逐步崛起为全球医学研究的引领者。
中国医学研究成果的这种发展也反映在国际政策和临床指南文件引用中国研究成果的增加上。在广泛可及的临床指南和政策中被引用,能够提升研究的可见度和影响力,使其从学术发现转化为可操作的医疗实践。当研究被纳入全球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使用的指南时,他将能够指导临床决策、支持治疗标准化和患者结局的改善。开放获取的指南可帮助资源匮乏地区从基于证据的建议中获益,进而缩小全球医疗质量差距。此外,被指南引用能够提升研究中心的知名度,增强他们吸引资金支持和合作机会的能力,并确定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
本报告并非旨在对医院进行排名,而是基于中国医院在国际卫生政策和临床指南中被引用的文章数量,重点展示十家中国领先医院的影响力。这些案例研究彰显了中国在全球医学研究领域及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方面愈发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分析了十家选定医院的学术文章产出,以评估其研究成果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制定和临床指南。报告重点关注被引用文章的数量以及这些成果转化为政策和指南引用的情况,同时识别了主要施引机构及其地域覆盖范围。该方法清晰地展示了医院研究成果对医疗决策与实践的实际影响。
分析结果展示了这些医院的研究成果如何超越学术范畴,影响国家卫生政策与临床实践,并最终助力改善患者结局。这强调了循证医学对于指导不同水平医疗情境中医疗决策的重要性,并表明严谨的研究成果能够兼具可信度与真实世界应用价值。本报告采用BMJImpact Analytics工具对选定医院的学术产出如何转化为真实世界影响进行了严谨评估(详见“方法学”章节)。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