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洞察报告.pdf下载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成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这类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上展现出色的表现,尤其是在机器人制造、智能装备等领域内不断取得突破,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机遇。智能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进了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投融资平台的兴起也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搭建高效、透明的投融资桥梁,这些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同时,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和措施,如专项基金、税收优惠等,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与此同时,中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机器人领域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企业专注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化的发展路径,不仅填补了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空白,还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也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展现了中国在全球机器人技术和应用领域的强大实力和潜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未来的深远影响,沙利文发布了《2025年中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洞察报告》。该报告从行业视角全面解读了“小巨人”
企业的发展背景、现状及未来趋势,聚焦于热门赛道,探讨了各细分领域内的发展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并详细分析了这些企业在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上的重要作用,旨在为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2025年,国家继续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通过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服务体系、强化创新引领,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推动其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成果显著
从专精特新概念首度提出到2025年7月底,中国已累计公示了六批共14,695家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果,这既得益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持续加码,亦离不开市场参与主体的增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认定补贴、上市辅导等多途径鼓励专精特新企业的认定申报,与此同时,随着专精特新概念的普及,企业、金融机构等更多主体将参与到专精特新培育中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
资本市场助攻专精特新培育
资本市场承担了促进科技引领实业、助力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任务。现阶段,中国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支持,以带动更高质量的创新发展,包括深化新三板改革、成立北交所等重要
举措。其中,北交所成立的核心目的是为创新性中小企业服务,旨在为此类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直接融资发展的机会,以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核心问题。截至2025年7月底,在北交所上市的全部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约58.6%。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