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养老发展蓝皮书(2025版).pdf_下载

养老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的“国之大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四川省认真贯物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着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用实际行动绘就充满温情的“夕阳美好”画卷。
一、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特征趋势
四川是人口大省,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数大,根据七人普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居全国第3二是程度深,老年人口占比21.7%、居全国第7;全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最多的10个地级市,四川就占了6个,分别是资阳、自贡、乐山、南充、德阳、眉山,三是增长快,2010-2023年老年人口增加647万人、增幅达49.36,预计2035年达到2500万。四是负担重,目前四川省1对夫妇赠养4个老年人;据预测,我省老年人口抚养比将从2020年的25.26上升至2050年的67%,届时1对夫妇将赡养8个老年人甚至更多。五是不平衡,除成都、攀枝花、甘孜、阿坝、凉山外,其余16个市均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全省农村老龄化率27.3%,比城镇高10个百分点。
二、四川省养老服务发展情况
(一)以“一方案,一清单”为重点,完善顶层设计保驾护航。省政府出台《四川省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清单制度、响应机制,供给能力、要素保障”等4个方面的19项重点任务,推动基本养老服务从特惠到普惠。发布实施全省23项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较国家清单增加了7项,在兜底性养老服务基础上创新拓展了老年教育、生活优待等普惠性养老服务内容。制定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工作方案》“蜀适幸福食光”老年助餐服务三年行动计划》等7个配套文件,印发《四川省区城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与运营导则》等5个规范,养老服务政策标准体系持续完善。2020年以来,连续6年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省政府绩效目标考核,连续5年将养老服务纳入省委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施,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省21个市(州)均已制定实施本地区基本养老服务清单,183个区(县)全面落实国、省、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内客,做到不打折扣、逐项落实。
(二)以“一图,一网络”为核心,健全体系推动城乡融合。“十四五”以来,全省投入养老服务发展专项资金70余亿元,提升县城养老服务承载能力,促进养老服务城乡融合发展。在城市,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发展老年教育,老年助餐、中医养老等新模式,建成535个覆盖所有街道的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43个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2.1万张家庭养老床位,新建居住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基本成形,在农村,累计投入20余亿元实施公办养老机构撤并关停、提档升级,示范新建“三个一批”提升计划,建成县级失能特困人员养护院201个,区峡性养老服务中心952个,村级养老服务互助点位5070个,45个县(市、区)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县级直管,59个县(市、区)成立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农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逐渐完善。
(三)以“三行动、两工程”为抓手,改革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实胞“爱惠家”困难老人关爱行动,适老化改造困难老年人家庭22.6万户,建成7个市州级养老应急救援中心,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6。开展“爱心敲门”“安心守护”等关爱服务,发放敬老“关爱服务包”,开展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累计为7000余名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服务。实施“蜀适幸福食光”老年助餐服务行动,连续2年将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纳入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建成148个示范性老年助餐服务网络、1816个标准化老年助餐点。实施养老机构赋能提升行动,连续2年将公办养老机构护理能力提升纳入民生实事高位推动,开展复合型开放式养老机构建设试点,累计建成养老机构2639个,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创新实施“蜀养人才培英工程”,累计举办8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推动59所高职院校开设涉老专业、在校学生6.1万人,培训养老人才25.3万人次,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3.7万人、涉老社工达5.1万人,老年志愿者达90万人。创新实施养老服务监管“四基工程”,出台《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标准,制定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存量风险全部清零。
(四)以“一展、一节”为战体,事产并行激发市场活力。以惠民生、促消费为目标,积极探素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省委、省政府将银发经济作为“建圈强链”的15条产业链之一加以推进,细分为养老服务业等7个重点领域,确定“3+12”主承级地和协同地。将养老服务业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场景,细分为养老照护、医养结合、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养老人力资源等5个重点领域,加快打造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实施全国首个养老服务高新技术重点研发呗目,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老年人出行、办事、就医、文娱等生活场景全面优化。将适老化产品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创新发放“重阳大礼包”消费券5000万元。举办5届四川老博会、累计签约275亿元,举办2届四川省老年文化艺术节、参与人次达4000多万。建立川渝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合作机制,西部、黄河流域等省市共同打造区域养老服务市场。
三、四川省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以人口结构,分布和服务需求变化为导向,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养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推动养老服务随人走,着力构建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一是统筹雷要与可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久久为功,既立足当下着力解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集中供养等当下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重需解决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出现养老服务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是统筹特惠与誉惠。推动供需适配,重点聚焦失能、失智,高龄、残疾等经济困动59所高职院校开设涉老专业、在校学生6.1万人,培训养老人才25.3万人次,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达3.7万人、涉老社工达5.1万人,老年志愿者达90万人。创新实施养老服务监管“四基工程”,出台《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工作指南》等规范性文件及地方标准,制定养老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打击整治养老服务诈骗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存量风险全部清零。
(四)以“一展、一节”为战体,事产并行激发市场活力。以惠民生、促消费为目标,积极探素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新路径,省委、省政府将银发经济作为“建圈强链”的15条产业链之一加以推进,细分为养老服务业等7个重点领域,确定“3+12”主承级地和协同地。将养老服务业作为促进消费的重要场景,细分为养老照护、医养结合、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养老人力资源等5个重点领域,加快打造养老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实施全国首个养老服务高新技术重点研发呗目,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数量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在全国率先实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10项行动,老年人出行、办事、就医、文娱等生活场景全面优化。将适老化产品购置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创新发放“重阳大礼包”消费券5000万元。举办5届四川老博会、累计签约275亿元,举办2届四川省老年文化艺术节、参与人次达4000多万。建立川渝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合作机制,西部、黄河流域等省市共同打造区域养老服务市场。
三、四川省养老服务发展思路
(一)总体思路
以人口结构,分布和服务需求变化为导向,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集成改革创新,有效促进养老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推动养老服务随人走,着力构建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供给体系。
一是统筹雷要与可能。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久久为功,既立足当下着力解决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集中供养等当下群众最关注、最期盼、最重需解决的问题,又着眼长远,合理引导社会预期,防止出现养老服务不可持续的问题。
二是统筹特惠与誉惠。推动供需适配,重点聚焦失能、失智,高龄、残疾等经济困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