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大国博弈及地区冲突深度演进,全球能源格局与贸易流向持续调整,能源价格进一步回落。中国天然气行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天然气消费保持中高速增长,供应能力不断夯实,为全球能源绿色转型和天然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全面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颁布实施,就能源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在法律层面做出规定。下一步,天然气行业将以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为指引,持续深化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不断完善上游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管网高效运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有序竞争的“X+1+X”市场体系,提升天然气安全保障能力,促进行业低碳转型升级和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2024年国内外天然气发展形势
(一)世界天然气发展
1.天然气消费增速回升,亚太引领全球增长
2024年,世界天然气消费量4.13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速由上年的0.1%提升至2.5%,主要受国际气价下跌、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北半球夏季极端高温等因素影响。欧洲实现近三年以来的首次正增长,全年消费量468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主要是由于气价下跌刺激工业用气回升,但经济疲弱、风光核电出力增加抑制气电需求。北美地区全年天然气消费量1.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其中,美国消费量902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主要是发电用气增长带动。亚太地区全年天然气消费量972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增速较上年提升2.9个百分点,中国、印度增长最为突出,增速分别为7.3%、13.0%;韩国在发电及工商业用气支撑下,消费量同比增长5.7%,增速较上年提升9.4个百分点;日本消费量连续两年负增长,同比下降1.0%。
2.勘探开发投资调整,产量增速继续上升
2024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支出554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147亿美元,降幅2.5%,为2021年以来首次下跌。其中,俄罗斯-中亚地区、亚太地区、中东地区、美洲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3%、4.0%、3.5%、3.2%;非洲、欧洲同比分别增长5.2%、3.4%。2024年,全球天然气产量4.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较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美国天然气产量1.03万亿立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中东地区天然气增量184亿立方米,增幅2.3%;俄罗斯天然气增量435亿立方米,增幅7.1%。全球新发现气田94个,新增储量6702亿立方米,连续六年创新低;增量主要来自巴西和英国。全球十大油气发现中天然气田有3个,分别位于俄罗斯、玻利维亚和印度尼西亚。
3.天然气贸易恢复增长,贸易流向持续调整
2024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1.2万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管道气贸易量同比增长2.2%,占天然气贸易总量的55.4%。全球液化天然气(LNG)贸易量同比增长1.4%,其中美国LNG出口贸易量121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7%,在全球LNG贸易中占比21.4%,较上年提升0.5个百分点。欧洲管道气进口量33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5%,自挪威进口增长尤为显著;LNG进口量降至140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9.3%。亚洲LNG进口量405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1%,其中日本进口9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4%;韩国进口65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8%;印度进口3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1.2%;新兴市场进口58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2.1%。全球天然气贸易流向调整,美国LNG流向欧洲同比下降19.0%,流向亚洲同比增长37.2%。卡塔尔LNG流向欧洲同比下降33.0%,流向亚洲同比增长6.4%。全球新签LNG长协合同量7661万吨/年,保持历史高位水平。其中,亚洲新签合同量3040万吨/年,欧洲新签合同量830万吨/年。新签LNG合同与布伦特油价挂钩占比58.2%,较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其余与亨利中心(HH)、荷兰产权转让设施(TTF)、日韩标杆指数(JKM)等气价指数挂钩。
4.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LNG接收站负荷稳中有降
2024年,全球在役天然气管道总里程136.8万千米,主要分布在北美地区、欧洲、亚太地区、俄罗斯-中亚地区,管道里程分别为55.2万千米、24.1万千米、22.5万千米、21万千米;在建管道6.9万千米。美国加快页岩气产区外输管道建设,山谷管道和马特洪峰快线管道投产;印度加快沿海外输管道建设,恩诺尔一纳加帕蒂南管道等大型项目建成。全球在役地下储气库796座,总工作气量4390亿立方米;在建地下储气库72座,设计工作气量627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欧洲、亚太地区、俄罗斯-中亚地区、北美地区。进入采暖季前,美国地下储气库库存1094亿立方米,满库率81.7%,同比增加1.8个百分点;欧盟地下储气库库存1040亿立方米,满库率95.2%,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全球LNG接收站全年新投运项目13个,新增接卸能力4368万吨/年,总接卸能力10.94亿吨/年,其中在运营浮式终端共50个,接卸能力1.59亿吨/年,占全球总能力的14.5%。全球LNG接收站平均利用率37.3%,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5.全球供需总体宽松,天然气价格稳步下行
2024年,全球天然气市场供需整体宽松,国际现货气价连续两年下跌,地缘风险因素对气价扰动不断,但影响减弱。TTF天然气现货年均价格10.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8元/米³),同比下跌15.3%。亚洲市场资源供应相对充足,叠加欧洲气价联动影响,年内东北亚LNG现货到岸均价11.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3.0元/米³),同比下跌26.6%,与布伦特原油等热值比价由上年的1.1:1降至0.9:1;全年东北亚LNG(含长协和现货)到岸均价11.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9元/米³),同比下跌13.3%。美国本土需求增速放缓,液化项目投产较少,原料气需求增速下降,储气库库存高企,HH天然气现货年均价格2.19美元/百万英热单位(0.55元/米³),同比下跌13.6%。全球LNG船运市场宽松,船运费大幅回落。美国运往亚洲、欧洲年均船运费分别为1.7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0.44元/米³)、0.67美元/百万英热单位(0.17元/米³),同比分别下跌52.3%、71.6%。
6.低碳发展成为共识,气电作用更为突出
气电对能源转型的支撑作用凸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及电气化给天然气发电带来发展机遇。美国将天然气发电视为稳定可靠的重要电源,2024年在建天然气发电装机容量增长了一倍,达到85吉瓦。英国发布清洁能源行动计划,认为气电仍将是保障电力安全供应的重要支撑电源。在亚洲发展中国家,天然气成为替代煤炭发电的最优能源,多国计划减少燃煤发电,提高天然气发电比例。日本发布的最新能源基本计划明确天然气发电仍将是电力供应的重要组成,天然气产业链加快推进全生命周期低碳化发展。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制定政策,推动天然气开发及LNG液化过程的净零排放。全球主要LNG生产商制订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研究在LNG液化项目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等减碳措施。英国劳氏船级社牵头发起“海运甲烷减排创新计划”,积极创新甲烷减排技术,配备甲烷排放监测系统,应对LNG燃料船舶甲烷逃逸问题。天然气与氢能融合技术加快发展,德国计划在2040年前将10吉瓦的天然气发电设施改装为天然气与氢气的混烧电厂,美国多家燃气电厂采取天然气与氢气混烧措施。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