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快评】
阿里美团京东博弈万亿即时零售赛道是“流量争夺”还是“生态重构”?
一、事件背景
2025年夏天,以阿里、美团、京东为核心的即时零售竞争如火如荼,一场”史诗级补贴大战”正在激烈上演,预计未来一年内向市场投放超过1000亿元的补贴。最新数据显示,美团即时零售日订单量达1.5亿,淘宝闪购达8000万(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100ec.cn/zt/wmsz/)。对此,网经社发起“阿里猛攻、美团坚守、京东拓疆,2025电商‘三巨头’干亿补贴押宝即时零售”大型主题策划,组织了18业内专家、投资人、律师、高校教授、分析师,全方位解读此次电商“世纪大战”!
观点一:千亿投入阿里美团京东差异化博弈万亿即时零售赛道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电商,注定是巨头们之间的“游戏”!阿里、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今年以来累计将会投入近千亿元,这几乎接近2024年8月上线至今消耗的国补。
曹磊进而表示,即时零售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0亿元,是继零售电商、跨境电商、大宗品电商、生活服务电商、机酒旅游、私域电商之外,电商的最后一个“万亿级”存量市场。
对于三家布局即时零售的战略意图,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郑吉昌教授认为,美团凭借长期深耕本地生活服务积累的强大履约体系和广泛的商家资源,其战略核心是稳固自身在即时配送领域的领先地位,强化“万物到家”的概念,将餐饮优势延伸至全品类即时零售。
郑吉昌进而表示,阿里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更多是为了修复电商基本盘,应对竞争挑战。借助整合饿了么、飞猪等业务,实现电商与本地生活服务的协同。利用淘宝、天猫庞大的商品资源和用户基础,结合饿了么的即时配送能力,打造“远场电商+近场零售”的全场景消费模式,提升淘宝整体的用户活跃度和平台黏性,增强在电商市场的竞争力。
郑吉昌指出,京东则依托自身强大的供应链优势,尤其是在3C家电等品类的供应链管理经验,试图通过即时零售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观点二:补贴是“系统性战争”既是“流量争夺”也涉及“生态重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质生产力产业联盟秘书长段积超认为,本次即时零售补贴大战表象为流量争夺,本质是履约生态话语权重构。巨头竞争焦点已从单纯GMV转向对本地商品池、仓储节点、运力调度算法三大基础设施的掌控力较量。在底层,则是“AI+信息流”、“AI+商品流”、“AI+物流”“AI+资金流”等新质生产力的演兵场。
浙江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方向负责人、浙大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认为,补贴大战与“反内卷”存在明显矛盾:过度聚焦低价竞争,会导致资源集中于流量争夺而非服务升级,挤压商家利润空间,也可能忽视骑手权益保障,与“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导向相悖。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俊斌认为,即时零售是电子商务发展的极致形式,目前的数据也证实是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满足了现代营销中便捷性要素,所以即时零售是新零售的重要形式,竞争是一场大战役,不是简单的流量争夺或阶段性行为,是生态重构。
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理事、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以军认为,补贴大战的本质既包含“流量争夺”,也涉及“生态重构”。对于阿里、美团、京东三大巨头而言,补贴大战通过大额补贴和优惠活动,能够迅速吸引大量用户,激发用户消费欲望,提升平台活跃度和订单量,进而实现流量转化的快速增长。
陈以军指出,即时零售逐渐从单一的价格比拼升级为“供应链能力+即时配送效率+用户体验”的系统性竞争。补贴大战构建平台生态,吸引更多商家入驻,丰富商品品类,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实现生态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吉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会长田广东认为,补贴大战的本质是从“流量争夺”实现“生态重构”,其目的是通过补贴将线下实体零售,特别是夫妻老婆店的流量转变为线上即时零售上,实现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补贴大战会加剧“生态内卷”,线下实体零售会遭受巨大冲击,其本质是实现类滴滴对出租车行业的重构。
观点三:分布式供应链与生态重构用户留存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洪涛认为,平台通过单一补贴的方式获取流量,是不可能转化为长期用户粘性,因此,“补贴+错位经营+特色服务+体验服务”等多样化场景,才可能会使用户长期形成合作关系。
洪涛提出,“以平台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逐渐转为平台、商家、消费者、快递、结算多市场主体的分布式的供应链”关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和生态链目标。
广东省现代移动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文丹枫认为,单纯靠补贴建立的用户忠诚度就是“空中楼阁”。想要真正留住用户,得让他们形成使用习惯。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认为,所谓的用户心智争夺,其实还是巨头之间的游戏,只要产品好,履约快,售后不错,有新的能薅羊毛的方式,就行了。
知名互联网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郭涛认为,用户长期留存的关键在于,首先平台要形成供给壁垒,持续提供差异化商品,包括非标品和独家品牌,而非仅靠标品低价吸引用户:其次,要注重体验升级,履约稳定性和售后保障等服务质量,比补贴更能增强用户粘性:最后,需拓展场景渗透,从应急需求延伸至日常购物,提升品类丰富度和性价比。
安徽省电商权威专家徐奕胜认为,补贴带来的短期爆发能否转化为长期留存,本质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在补贴窗口期内完成用户心智的“价值锚定”。用户心智争夺的关键不在于价格本身,而在于能否通过补贴构建不可替代的「价值认知闭环]
观点四:待硝烟散去即时零售迈入技术驱动与供应链价值重构时代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资本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副教授马玉荣预测,即时零售行业未来或将呈现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配送速度更快、技术应用加深等趋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