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二氧化碳和污染物的重要来源。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水泥产能过剩、高消耗、高排放等问题和挑战日益突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新形势新背景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川省是西部水泥产能规模最大的省份,水泥企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截至2024年6月,拥有全能生产线108条(在产91条)、水泥熟料日产能33.2万吨(在产29.55万吨),水泥年生产能力1.79亿吨以上。随着资源环境约束逐渐收紧,水泥行业逐渐走向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为宣传和展示全省水泥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进展成效,引领和促进水泥行业节能减污降碳和转型升级,加快提升行业碳管理能力,在中德气候变化合作“支持实施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项目支持下,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四川省水泥协会、天府永兴实验室减污降碳评估研究中心紧扣源头防控、过程降碳、末端减排,从节能降耗、燃料替代、超低排放、设备更新、数字赋能等方面,联合征集和发布一批水泥行业减污降碳优良实践案例。
编制组
2025年6月
一、基本情况
巴中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着眼破解制约发展的能源环境问题,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围绕源头减排、过程减排、协同减排实施系列改造升级项目,打造“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纯低温余热发电+光伏发电+循环经济”的全产业链新型现代化建材企业,熟料单位产品综合能耗稳定在92千克标准煤/吨,较行业能效标杆水平提升8%,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建材行业绿色工厂、建材行业绿色制造标杆企业、省级节能降碳标杆企业、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企业等荣誉称号。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用能结构源头减排
探索能源多元化供给路径,建成投产装机容量为1.15MWp的光伏发电项目,打造由光伏组件、组串逆变器、交流汇流箱、箱式变压器等设备组成光伏发电系统,年平均发电量近1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省标煤319.1吨,相当于每年替代减排二氧化碳约836吨、二氧化硫约2.7吨、氮氧化合物约2.4吨。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