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2025年4月11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总结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来相关经验,对未来一个阶段推进教育数字化进行了全面部署。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高校的数字化转型工作乘着这股东风驶人了快车道。
为全面把握我国高校数字化发展的总体态势,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研究水平,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各类高校、行业/企业提供更好的咨询服务,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自2020年始,持续开展高校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监测研究,并基于每年千余所高校的填报数据,研究编写了当年的《中国高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报告》。
基于多年调研数据,结合国家和教育部数字化发展战略,《2024年中国高校数字化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三年来,高校数字化转型的成效与不足,并给出了发展建议。《报告》指出,三年来,高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持续发力,数字化转型新格局正在形成,并不断向纵深发展,教学新生态创新层出不穷,科研新范式加速成形,数字治理能力持续跃升,数字化发展新底座迭代升级,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指引下,高校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高校数字化发展大道已然呈现。
《报告》发现,高校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数字素养持续提升,但信息化队伍和经费不足仍制约着数字化转型进程。新兴技术持续应用,人工智能快速渗透,但新技术发展不均衡的现象仍然存在,发展后劲略显不足。管理与技术双轨驱动,数字教学初具形态,但智慧教学平台对教学全流程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赋能科研,管理协作智慧升级,但信息化仍未覆盖科研全过程,难以支撑多学科跨单位的有组织科研。数据应用多点发力,管理安全同步推进,但数据应用深度不足,难以高质量服务高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安全防护迭代升级,信创生态正在起步,但数据安全仍存短板,数字新底座离好用尚有差距。
《报告》建议,一要强化高校信息化队伍建设,优化人才成长体系;二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强化经费使用管理;三要推动多元协同创新,激发新技术发展动能;四要探索资源整合新模式,破解人工智能应用瓶颈;五要深化教学软硬件使用效能,促进教学数字化的加速演进;六要持续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发挥数字化人才的引领作用;七要完善科研协作体系,提升有组织科研的创新效能;八要增强科研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促进科研创新发展;九要补齐业务管理的数字化短板,构建业务和数据双轮驱动的智能服务体系;十要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应用,以数据治理加速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十一要建设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补齐数据安全短板;十二要丰富教育信创生态体系,构建自主可控的数字化新底座。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