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本报告,即《中德转型金融联合研究报告》,旨在推动中德两国就转型金融的界定达成共识,同时分析其差异性、探讨其根源及潜在的挑战。这项联合研究的日标是推动中德两国向气候中和转型,重点关注转型金融,并倡导公平和包容的转型。
作为联合研究的一部分,双方研究团队分别针对德国和中国的转型金融开展国别研究。这两项国别研究遵循了相同的提纲(详见附件1:“概略性研究纲要”)。在分别完成了各自的国别研究后,中德联合研究报告对两项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在此,本国别研究的重点是探讨德国的转型金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金融的定义,包括函盖范围、国家转型日标以及关键部门的转型路径;
(2)界定和应用转型金融存在的缺口和主要挑战:
(3)关于转型金融在全球、区域和国家倡议以及参与主体的概述;政策最新进展和研究进展;
(4)德国转型金融市场实践。
关于本报告的研究方法:我们进行了广泛的案头调研,并采用了定量和定性方法进行分析,并在整个报告中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在“德国转型金融市场实践”这一章节中,我们与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单独访谈,以补充有关市场实践的内容,更深入地了解该主题。
2转型金融的定义,包括涵盖范围、国家转型目标以及关键部门的转型路径
可持续金融是全球持续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鉴于这一议题的重要性及其理念的不断发展,日前正在对其项下涵括的各个领域开展更详尽的规划研究。2023年,二十国集团可持续金融工作组(SustairaleFnane Woeking Gaup of G20,SFWG)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是转型金融,各国财政部长纷纷承诺,“采取行动,发展转型金融,以支持有序、公正和可负担的转型,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提高经济的气候韧性””。转型金融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机制,与将资金投向己达到绿色标准的经济活动不同,转型金融的日标是支持那些难以减排的高排放行业实现脱碳转型”。
随着转型金融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人们对该主题的定义尚未达成明确的共识。为了支持这一领域的发展,有必要对转型金融这一术语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本报告旨在遵循一个明确的定义,概述该术语的含义及其局限性。在本节中,我们将着于说明对于转型金酷的共同理解,并确定一个可行的定义。本文进一步阐述了如何区分转型金融与其他金融概念,以及转型金融如何促进经济向低碳转型,并为转型金融的范围界定了清晰的框架。
21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确定转型金融的目标
自从《巴黎协定》通过以来,该协定的2.1.e条款要求资金流向与实现温室气体低拌放和气候韧性的发展路径保持一致,这使得金融部门成为全球气候政策讨论的焦点。金融市场在实现向可持续低碳经济转型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正如许多国际论坛中所提及的,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调动和重新配置必要的资金,以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经合组织(OECD)为转型金融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经合组织(OECD)转型金融指南》阐述了转型金融的几个关键特征,包括转型金融的概念滴源于《巴黎协定》,转型金融追求净零排放日标,并涵盖时问维度。转型金融是一个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动态过程,关注的焦点在于难以减拌和重污染的行业及这些行业的减拌途径,而不仅仅是针对低碳行业的投资。此外,《经合组织(OECD)转型金融指南》还提出要防止“碳密集锁定”要将一些丰气候相关的可持续性影响因素纳入考量,包括公正转型、对中小微企业的善惠支持,以及国内因素,特别是对新宾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EMDB)而言的一些国内考量这份指导意见是一份开放式文件,未来将会考虑更多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因素,例如纳入适应气候变化和韧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强化水资源保护、促进循环经济理念和防止污染等,同时还会继续推进公平转型的工作。
最近,国际可持续金融平台(IPSF)发布的转型金融(2022)报告,强调各经济层面都与转型金融密切相关。首先,在经济活动层面,包括通过投入资金和其他投资来推动脱碳。其次,在公司层面,为了实现与低碳路径保持一致的转型,私营企业和公共事业部门需要对其生产经营活动脱碳,或者在无法实现脱碳的情况下退出这些经济活动。最后,在金融机构投资组合层面,需要所有金融市场参与者通过股权和债务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转型。这需要制定一个有利的框架,并处理一些市场运行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簌框架、监管制度和漳励措施来支持和促进转型金融的实施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