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骨骼机器人:可穿戴智能装备,助力人类运动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智能机械装置,其设计灵感源于生物学中昆虫的外骨骼结构,通过电机、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协作,为人类提供类似于昆虫和壳类动物外骨骼的力量支撑,增强或恢复人体的运动能力。从下游场景上看,外骨骼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军事(增强士兵负重能力,提升作战效率)、工业(物流、汽车制造等领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医疗(康复训练、辅助行动障碍患者)、民用(老年人助行、户外运动)等领域。外骨骼机器人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结构(与人体耦合的部位)可以分为上肢外骨骼机器人、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和全身外骨骼机器人三类。按照驱动方式,可以分为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机驱动和混合驱动等外骨骼机器人。按照驱动关节可以分为单关节外骨骼机器人和多关节(两个及两个以上驱动关节)外骨骼机器人。
2、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控制系统协同实现人机交互
外骨骼机器人通过驱动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深度协同实现人机交互。驱动系统作为外骨骼的核心动力单元,正朝着高集成化、高响应性的方向发展,主流方案采用电机驱动与精密传动机构的组合,在保证输出性能的同时实现与人体运动的自然匹配。传感器系统构建了多维感知网络,通过生物电信号检测、惯性测量和力学反馈等多模态数据融合,为运动意图识别提供实时输入。控制系统作为智能中枢,采用自适应算法实现人机协同,通过动态参数调整确保运动流畅性,部分先进产品已具备环境适应和异常步态补偿能力,推动外骨骼从机械助力向智能辅助演进。当前技术发展重点在于提升系统的整体协调性,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