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险十年深度转型复盘:谁在战胜基准?.pdf

一、保险板块十年行情复盘
口径说明:本文使用沪深300指数代表大盘,使用Wind保险指数代表行业表现。回顾保险板块过去十年,根据行情驱动因素划分阶段:
2015-2016年:保险板块先升后降,随之低位调整,主要影响因素或在于股市波动。
2017年:保险板块显著跑赢大盘,主要驱动或在于134号文推动行业价值转型。
2018-2019年:保险板块先跌后涨,与大盘走势趋同,投资弹性+减税政策红利驱动下2019年涨幅跑赢大盘。
2020-2022年:保险板块先涨后跌,主要影响因素或在于疫情扰动及复苏预期、地产违约事件及代理人改革清虚。
2023年至今:保险板块多数时期跑赢大盘,影响因素多元化交叉集合体现,如代理人改苹兑现、监管推动压降负债成本、红利结构性行情、新准则下放大行业贝塔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保险公司配置结构以长久期固收类资产为主,因此与利率、经济走势亦呈现强相关性。我们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锚观察利率走势,2015年至今仅2017、2020年呈现阶段性上升,其他时期整体呈下降趋势。股市“杠杆牛”与去杠杆加速泡沫破灭是主要影响。早期杠杆资金扩张,投机情绪带来股市估值泡沫,2015年上半年大盘呈现“杠杆牛”行情,基于资产端逻辑+作为大盘的权重股,保险板块亦水涨船高。但2015年下半年“去杠杆化”引发市场恐慌,涨跌停板制度限制导致流动性受阻,恐慌情绪进一步蔓延,2015Q3沪深300指数下跌28%。受股市投资浮亏影响,上市险企利润亦显著承压,板块随之下跌。长端利率在2015H2亦加速下跌,短期体现为债券账面浮盈,但于长期基本面而言再配置压力加大。
险资举牌推动万能险快速扩张,监管收紧后行业保费增速显著下滑.2015年以宝能系(前海人寿)、国华人寿系、安邦系等为代表的中小险企频繁举牌,并以销售高结算利率的万能险作为“融资工具”,2015年以万能险为主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增速高达95.2%,占行业规模保费的31%(包含财险公司的人身险保费收入)。2016年,考虑“短钱长配”隐患及险资非理性举牌扩张对市场造成的影响,监管收紧万能险期限约束,叫停高价短期万能险,万能险保费增速显著下滑,2016年增速为55%,2017年进入缩量阶段(增速-50%)。134号文推动价值转型,“保险姓保”驱动新业务价值率提升,同时长端利率回升缓解“利差”压力,保险板块显著持续跑赢大盘。2017年5月,原保监会发布134号文件《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明确规定禁止“快返型”产品,规范万能险、投连险产品设计,产品定价利率应满足合理性要求,组合销售形式需明确告知消费者等,引导“保险姓保”,防范高收益率理财险产品的成本管控风险。监管引导行业拉开价值转型序幕,以重疾险为代表的高价值保障型产品快速发展,2017-2018年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率持续提升,驱动新业务价值普遍实现增长。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景气度上行提振资本市场表现,股市迎来蓝筹牛行情;同时2017年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由3.01%上行87bps至3.88%,利率上行周期催化寿险板块行情。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