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入表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基于行业分布和上市公司现状的分析.pdf

当前数据要素市场快速发展,优质数据要素供给得到激
活。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环节。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数据资源正逐渐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
“数据二十条”),提出关于数据权属的三权分置创新理念。2023年8月,财政部会计司颁布的《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成为数据资源入表的指导性文件。2024年1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加强数据资产管理指明了方向。由此可见,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数据资源的经济价值最大化,重视数据资源的会计规范和信息披露可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信度,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数据资源入表的必要性
(一)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满足合规需求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已成为了企业的重要资产。通过在财务报表中列示数据资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提高财务透明度,增强其对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有用性。《暂行规定》的出台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明确指引,使得企业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和执行,有利于提高企业间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另一方面,监管机构对数据资源的管理和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资源入表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遵守会计准则及数据相关法规要求,同时更有效地管理数据相关的风险。
(二)支持管理层决策制定,助力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数据资源入表可以促进企业对数据资源的重视,增强对数据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数据资源在资源分配、决策制定、业务赋能、成本优化等方面的作用。同时,有效管理和挖掘数据资源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利用数据驱动的决策更高效地满足客户需求、响应市场变化、设计出基于数据的创新业务模式等。
(三)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及强化风险管理能力
数据资源入表有助于企业优化数据治理体系。通过明确数据资产管理责任、标准化数据流程、提升数据共享与协作水平、强化数据安全与合规,增强风险监测能力、优化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措施提高数据合规性、安全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强化企业风险管理能力,更好地规避数据相关风险。
二、数据资源入表行业分布与上市公司现状
(一)数据资源入表行业覆盖情况
《行动计划》指出,“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行动计划》指明了“数据要素×”涵盖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应急管理、气象服务、城市治理和绿色低碳共12项重点行动。
12个重点行动领域的确定基于“有基础、有场景、有需求”的原则,即所属领域均有一定的数据积累、具备数据驱动的潜力、数据质量相对较高、业务场景和数据应用结合相对紧密,且大多能够通过数据要素的应用实现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等。
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数据资源已实现入表的行业也主要分布在“行动计划”中所提出的12个重点行动领域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包括工业制造业、金融服务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医疗健康业、零售业及城市治理领域,并在其他领域如建筑施工领域也有较广泛应用。
1.工业制造业
随着工业4.0的推进,制造业企业越来越依赖数据优化工艺,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良品率,优化生产设备维护保养流程,保障安全生产。数据资源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决策等生产运营效率,并推动产生基于数据的新业务模式。从数据资源入表披露信息来看,部分制造业企业高效整合现有数据资源,将技术广泛拓展应用到其他领域,深挖数据资源记录的应用价值,进行多维度创新实践、从而生产出智能无人装备等方面的新型工业软件和装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