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是一种基于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材料逐层堆积的方式直接制造与数字模型完全一致的三维物理实体的制造方法。
3D打印的基本原理是:以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型为蓝本,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形系统,将三维实体变为若干个二维平面,利用激光束、热熔喷嘴等方式将金属和高分子粉末、液态树脂、塑料线材等特殊材料逐层堆积黏结,最终叠加成形,制造出实体产品。3D打印其大致步骤可以分为:三维模型设计、模型切片(将三维模型切分成多个二维层)、打印过程及后处理几个步骤,其中打印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技术和材料将每个薄片逐层打印出来,每一层的材料在被堆积后需要与下一层进行粘合,以确保整个物体的结构稳固。
3D打印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其学名为“快速成型”。当时,美国学者Dr.ScottCrump发明了熔融沉积建模(FDM)技术,并获得了相关专利。这项技术通过逐层堆积材料来构建三维物体,为3D打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3D印刷技术专利,并随后授权给美国ZCorp公司。这一事件标志着3D打印技术开始进入市场,并为后续的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市场上首个高清晰彩色3D打印机
Spectrum Z510由ZCorp公司研制成功,使3D打印在设计和艺术领域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2010年,美国Jim Kor团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印而成的汽车—Urbee,3D打印进入汽车领域。2014年,首台3D打印机进入国际空间站。目前,3D打印正在进入越来越多的领域,在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越来越大。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