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国际态势和基本人性角度来看,相较于政策驱动,利润驱动或将更好地助推普惠金融发展。由于科技发展可能降低向未饱和细分市场提供金融服务的风险并且提高成本效益,因此企业自然会寻求将其服务范围扩大到未开发的细分市场。
普惠金融可以从两个方面推动可持续发展。首先,普惠金融可以助力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贫困问题和提振经济增长等社会目标向前推进——支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其次,对于现有或新进金融服务提供商而言,普惠金融可以为利润率持续受制于竞争压力的金融服务提供商提供在饱和红海市场中的替代解决方案,从而为持续增长奠定基础。2
但是,除目标和利润动机之外,未来价值网络(企业通过赋权客户创造价值)不断变化的性质也将促使普惠金融的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随着经济活动向数字化生态系统持续转移以及技术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此前未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17亿成年人将有机会享受相关服务。³造成金融排斥的原因很多,包括成本较高、与服务提供商相距较远、缺乏必要的身份证明和信用记录、缺乏金融常识等因素,甚至许多欠发达国家地区的居民对银行或金融机构仍存在信任问题。“除最后一点外,其他挑战大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得到有效解决。
关于移动和基于云的金融服务如何推动普惠金融扩大到前所未有的规模,大家众说纷纭。5目前,金融机构已经将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技术投入使用,通过对客户和企业在平台上的行为进行分析,对需求、偏好和信用度作出评估,从而确保此前未享受金融服务的用户的需求得到切实满足。6此外,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数字身份识别系统(例如覆盖12亿印度公民的Aadhar系统)解决身份证明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全球仍有超过10亿人需要获得正式和公认的身份证明。7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