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通中国-高端车的新概念-揭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成功机会的购买行为.pdf

关于2022年乘用车市场的评论通常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超越预期的出色表现以及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的崛起上。市场增长的确主要是由转向购买国产新能源汽车所推动的,这使得中国乘用车品牌的市场份额总计增加了近6个百分点。本土品牌的汽车销量总共增长了约24%,而国际合资品牌的销量下降了2%³

尽管由于严格的新冠疫情动态清零政策以及工厂的关闭导致牛产力损失和消费者购买力停滞,但国际合资品牌仍能够向中国客户销售1150万辆汽车(主要是汽油驱动的),这一事实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大众和宝马等个别品牌的销量保持得相当不错。巧合的是,这些汽车制造商比其他外国品牌更早地开启了电动车战略。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目前的发展——毕竟,他们失去了市场份额。但值得安慰的是他们仍然拥有强大且可获利的市场定位并且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中仍然拥有竞争潜力。2022年,尽管基数较低,但大众ID系列以及宝马i系列的销量基本翻了一番。

虽然纯电动汽车在新乘用车销量中的份额为22%,但大众ID.系列和宝马i系列仅占各自品牌销量的一小部分(ID.系列:~6%;i系列:~7%)。奔驰的EQ系列占比不超过2.5%,奥迪的e-tron系列占比不到2%。由此看来,国际合资品牌向电动汽车的过渡相当缓慢,他们正在谨慎地平衡传统和新型汽车技术。

2022年,蔚来、小鹏、和理想这三家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的销量均创下新高,并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蔚来:+34%;小鹏:+23%;理想:+47%)。虽然ICV3品牌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抢占BEV市场席位,但不断增长的销售数据并不能掩盖因维持销量而压力一直增加的事实.

除了12月份的数据(至少部分受益于年底逐步取消购买激励政策)外,这些品牌在2022年的月度销售增长基本持平。预计2023年初需求疲软,压力将会增加。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