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美涉及的专利、商标、版权等案件情况进行了调查,对案件信息进行了分析。
2025年上半年,美国新增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和版权)诉讼立案8874件,其中涉中国企业新增立案总计737件,占比约8.3%,新立案已结案共454件,仍有283件未结案。涉中国企业新增立案中,按照知识产权类型划分,涉商标诉讼新立案439件、占比约59.5%,结案283件、未结案156件;涉版权诉讼新立案299件、占比约为40.6%结案219件、未结案80件;涉专利诉讼新立案216件、占比约为29.3%,结案78件、未结案138件。整体以商标和版权类案件为主,专利案件较少。
从诉讼角色来看,在被告中存在中国企业的案件数量为538件,占比超七成,相比之下,在原告中存在中国企业的案件数量为129件,在原被告中均存在中国企业的案件数量为70件。这反映出多数中国企业在美国诉讼中较为被动,部分中国企业已经主动发起美国诉讼,少数中国企业之间通过美国诉讼来实现美国市场竞争。
从案件管辖来看,共由23家联邦地区法院审理,整体地域分布呈现显著集中态势。其中,伊利诺伊州北区法院(N.D.IIL)受理案件数量占据绝对主导,共431件,占比约58.3%,远超其他法院,该法院审理的案件以商标和版权纠纷为主;其余案件分散于包括佛罗里达南区法院(S.D.Fla.)、佐治亚州北区法院(N.D.Ga.)、德克萨斯州东区法院(E.D.Tex.)在内的22家法院。
从被告所在省份来看,大量案件的被告分布在广东(共涉及413件案件和2591家次被告)、福建(共涉及216起案件和745家次被告)、浙江(共涉及197件案件和699家次被告)等地,侧面反映出这些地区的企业对美出口活跃,但同时也暴露出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对知识产权风险预判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广东,其案件量远超其他省份,无论是新立案还是结案数量均占据首位,进一步凸显了该地区企业在美面临的知识产权压力。
从结案判赔来看,判赔金额呈现出明显的“中间高、两端低”特征。其中,$10,001-$50,000区间占比最高(36.07%),成为最主要的赔偿区间;$50,001-$100,000(27.60%)及$100,001-$500,000(27.60%)两个区间也较为常见。相比之下,较低赔偿(≤$10,000)的案件仅占10.66%,而高额赔偿(>$500,000)案件尤为稀少,占比仅1.09%。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此类赔偿仍可能带来较大的财务压力。同时,高额赔偿案件虽占比不高,但其对企业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我国企业在美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应对策略仍有待加强。中国企业在美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能力和风险管理机制亟需完善,以降低潜在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