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医药专题报告:津医卫药名远扬,守正创新起征程.pdf_下载

投资要点:
●中医药行业:行业加速扩容,政策持续利好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中药产品市场规模预计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6%,分类来看,2024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389亿元和约5222亿元(合计大于行业总规模系统计口径差异)。2016年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21年,财政补贴收入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最高曾达到4.3%,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务院、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涵盖服务体系、人才建设、医保支持、标准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为中医药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中药集采规则仍不断完善,中选药品平均价格降幅较化药更温和,竞争相对不充分,评分规则更综合,对行业价格冲击或相对有限。国际来看,2024年全球中药约2472亿美元规模,在“十四五”规划推动下我国开展中医药开放发展工程,促进传统中药国际地位提升,中国药企也不断探索海外上市机遇,出海成果可期。
●天津市中医药行业:津医卫药名远扬,守正创新起征程

天津市历史上名医辈出,百家争鸣,近年来中医、中西医结合亦异军突起。2023年中医药产业链工业产值142.25亿元,同比增长12.5%,成为经济重要增长点之一。政策环境方面,天津市出台一系列政策,助力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京津冀中医药协同发展;产业生态方面,天津市区位优势显著,中药材种植资源丰富,产业集群完备,涵盖从中药材种植到生产制造、市场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中医药服务能力突出,截至2023年基本形成“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科研创新方面,天津市积极推动中医药科研创新,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转化金额超过2亿元,为产业注入新动力。文化传承方面,天津市实施津沽中医药人才系统培育工程和四级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结构,吸引聚集创新拔尖人才,截至2024年12月拥有中医药专业院士3名、国医大师5名、全国名中医6名、岐黄学者6名,同时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津医卫药”文化传播品牌,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长远来看,天津市中医药国际化进程加速,以天士力为例,海外产品加速布局,天津市亦不断深化中医药多边合作,通过建设海外中医药平台和举办国际论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天津中医药相关公司

天津市共有3家分类为SW中药Ⅱ板块的上市公司,分别为天士力、达仁堂、红日药业。天士力在华润三九入主后,强强联手深入布局中药产业链,推进协同发展;达仁堂品牌底蕴深厚,聚焦“三核九翼”,持续提升产品力,剥离医药商业板块,聚焦工业发展;红日药业中药配方颗粒业务领先,六大板块全面开拓。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失败的风险;主要原材料数量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药品集中采购政策相关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1.1行业规模:成药稳健增长,药材饮片快速扩容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根据产品类型划分,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其中中药饮片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传统中药饮片和中药配方颗粒。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年中国中药产品市场规模预计超过4800亿元,同比增长6%,市场逐步扩容。在中药三大类别中,中药材为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原材料,通常不可直接食用;中药饮片经由中药材炮制加工,可直接用于调配和制剂,二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炮制工艺。中药饮片可分为传统中药饮片以及中药配方颗粒(参照中药饮片管理),其中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冲服使用。中成药由中药饮片进一步加工而成,具备特定的功能主治,可直接服用,其按剂型分类包括胶囊剂、颗粒剂、合剂、丸剂、散剂、片剂等类别。
中药饮片行业营收平稳增长,中成药复苏缓慢。根据《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报告》,我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营业收入从2011年807亿元发展至2024年2389亿元,2011-2024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约8.7%,实现快速增长。中药饮片主要受到产业政策大力支持、国家炮制标准逐步完善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促进,行业发展不断规范,集中度向上,规模稳步提升。2011-2014年我国中成药生产制造营业收入CAGR为19%,繁荣发展,2015年受到医保控费和限输令等综合影响,行业规模增速降档,回落至个位数。2020年疫情影响导致行业增速见底,2021年起逐步恢复,202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营业收入约5222亿元,2021-2024年CAGR为3.0%,实现缓慢增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