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pdf_下载

当前,全球经贸格局正经历深度变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产业链系统性重构相互交织,叠加我国持续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制造业加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走出去”已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面对单边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常态化和全球产业链重构推动的本地化经营趋势,绿地投资正超越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破局之钥。
相较于跨境并购易受文化冲突和整合难题制约的特性,绿地投资通过自主建设生产基地与供应链网络,展现出更强的战略定力与可持续发展潜力。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复杂环境下,这种投资模式既能规避传统贸易壁垒,又能通过自主掌控生产布局形成风险缓冲带,成为企业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方式。
近年来,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规模回升,在新能源汽车、光伏、数字基建等领域形成示范效应,不仅成功突破技术标准输出瓶颈,更通过全产业链布局重塑“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为全球产业链重构注入新动能。
然而,中国企业对外绿地投资的全球化征程并非一片坦途。在企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进程中,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法律法规合规和文化差异等诸多挑战。从建设到运营,企业需投入更多资源,同时需具备良好的运营和抗风险能力,才能确保绿地投资成功。
为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对外绿地投资的现状、趋势、挑战与应对策略,毕马威中国推出了《中国对外绿地投资: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深入本土化运营》这一深度洞察报告,汇集毕马威财税和投资咨询专家的专长技能和实践经验,涉及精准选址、投资优惠申请、税务筹划、财务和内控系统搭建、确保数据安全等重要环节。希望该报告能为出海企业提供有益参考,助其在对外投资和运营的过程中优化投资策略、规避潜在风险、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竞争地位。

疫情后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叠加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的推动,全球绿地投资领域迅速回暖。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经济韧性的追求,也预示着全球投资格局正向着更加可持续和技术驱动的方向迈进。
1.1
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尚未恢复至历史高点
2003-2024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2003-2007年,全球经济蓬勃发展,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活动频繁,全球对外直接投资迎来快速增长的黄金阶段,并于2007年达到2.2万亿美元的峰值。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逆转了此前对外直接投资持续攀升的势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动荡,投资者信心受挫,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从峰值下降。此后,虽然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但对外直接投资的增长放缓,企业对外投资活动更加谨慎。此外,这一时期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加剧也对跨国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2008年至2019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年均金额约为1.5万亿美元。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疫情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需求萎缩和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导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出现断崖式下降,2020年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骤降至6,486亿美元。随着全球主要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以及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的推进,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在此背景下,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也呈现出逐步恢复的趋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完整报告已上传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及1年期精选报告更新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