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零碳工厂建设调研报告.pdf

一、前言
(一)工作背景
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深度低碳转型的关键时期,“碳中和”已成为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共同面对的长期战略任务。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主要汽车制造国家和地区陆续出台汽车行业碳中和时间表、燃油车禁售路线图与绿色供应链政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替代与制造端脱碳进程。2024年,我国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零碳工厂建设纳入绿色低碳标杆培育体系并给予支持。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20多个省市将支持零碳园区发展纳入发展规划。同时,建设零碳工厂也正成为各企业向利益相关方展示自身的社会责任,提升品牌价值的有效手段。零碳工厂建设正从理念探索迈入实质推进阶段,成为企业在内外双循环中提升绿色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我国主流车企纷纷启动绿色制造、能源转型、碳排管理等工作,积极探索双碳实现路径,推动建设绿色工厂与零碳工厂,提升自身绿色竞争力。
“零碳工厂”这一概念正逐步从传统意义上的“运营零排放”扩展为更具系统性的绿色制造平台。传统上,零碳工厂的核心任务是控制企业直接排放(范围一)和购入能源的间接排放(范围二)的碳排放,主要通过节能降耗、绿色能源替代和智能能耗管理等方式,降低工厂自身运营过程中的碳足迹。然而,随着国内外产业链碳透明度要求的提高,特别是出口导向型产品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等新规,企业越来越需要从制造过程碳减排延伸到供应链碳管理与全生命周期碳优化。这就要求企业逐步拓展对供应链上下游的间接排放(即范围三排放)的识别、监测和管理能力。
当前,零碳工厂建设的重点已不再局限于提升工厂自身能效或绿电使用比例,而应视为在范围一、范围二减排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企业建立面向范围三碳排管理能力的转型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企业能够实现由“厂区低碳”向“产业协同减碳”的跨越,从而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同步提升在国际市场和国内绿色采购体系中的竞争力。这一转型不仅是碳合规的内在要求,更是构建绿色品牌价值与长期发展韧性的关键路径。
(二)工作目的
本调研的核心目标是在现有工厂端能效优化和碳排管理工作基础上,明确行业企业目前开展的工作现状,识别潜在的问题难点,总结优秀企业案例,梳理下一步发展路径。调研将考察企业自身减排举措、能源结构以及地区性差异,并总结典型企业经验,识别共性挑战与能力短板,支持企业从“单点减碳”走向“全链条优化”,真正实现内外循环协同支撑下的低碳竞争力提升。此外,期望本研究能为政府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工具提供决策支撑,为行业制定科学可行的零碳转型路径提供实践参考,进而助力我国汽车产业在绿色转型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全球汽车价值链中赢得更高的主动权与话语权。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报告已上传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深度报告下载及1年更新。3天内不满意退出星球款项原路退回,欢迎试用。到期续费仅需5折

(如无法加入或其他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