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钟声系列4:储能中长期需求怎么看?.pdf

报告要点
对储能的预期可以更乐观。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为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市场部分观点认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增速可能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但我们认为储能产业指数级增长才刚开始,可以对未来的预期更乐观一点。2025年1-6月中国储能累计并网/招标42.4gwh/176.6gwh,同比增长166%/281%。除了短期数据的持续验证,我们的依据更多来自对中长期需求峰值及产业生命周期位置的判断。
需求愈发迫切,经济性已迈过拐点。储能需求产生有两大前提,一是光伏消纳出现问题,二是储能度电成本可负担。2025年以来中午时段现货市场“负电价”成为常态,多个现货省份光伏月均结算电价连续低于0.1元/kwh,电力系统对储能需求迫切。另外,我们测算目前4H独立储能电站的度电成本在0.35-0.60元区间,目前部分省份独立储能项目已经初步具备经济性。
中长期需求测算,全球储能仍有8.6倍成长空间。根据“能源转型→双碳目标→风光中长期需求→储能中长期需求”的逻辑推导和模型测算,我们预计全球光伏/风电年新增装机峰值将出现在2030-2035年,分别为1069/362GW,对应全球新型储能年新增装机峰值为264GW,年新增装机容量则有望超过1.5TWh,2024年这一数据为178GWh,距离需求天花板还有8.6倍成长空间。横向对比,在千亿规模量级行业里,储能具备极高的成长性。
产业周期位置比短期增速重要。回顾光伏2018年后连年超预期的成长路径,我们发现在产业规模化发展初期,短期需求预测的准确性堪忧,结合中长期视角的产业生命周期判断,是指导投资的有力补充。我们提出“储能渗透率”这一概念对前文中长期逻辑进行重复验证,根据我们测算,2024年中国储能渗透率仅为4.9%,产业仍处在“1-10”阶段,未来新型储能需要逐步担起重任,成为系统灵活调节资源的提供主体。
如何挑选储能行业“好公司”?储能作为当前新能源行业最具成长性的细分赛道之一,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我们认为对于储能行业“好公司”的挑选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1)技术引领能力:建议关注在“电化学、电力电子、电网支撑”三大技术能力上持续领先的企业;
2)全球拿单能力:海外市场对企业技术、品牌、交付、售后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建议关注已经或者正在形成海外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3)全球产能扩张能力:为了对冲地缘风险,增强供应链韧性,建议关注有能力持续全球产能布局的企业。

前言:增长才刚刚开始,短期数据持续验证
观点重申
在电力钟声系列2中,我们讨论了全球能源转型进展,中美欧均面临新能源消纳难题,但储能的发展规模距离高比例消纳需求仍有数量级差距。同时,我们以独立储能电站为例,拆解LCOS模型,找出了影响储能经济性的三大核心变量:锂价、年循环次数(对应电力现货市场)、电池日历寿命。通过对电力市场和电池技术的研判,我们认为储能经济性拐点即将到来,届时储能有望从强配驱动转为经济性驱动,产业规模有望复刻2018-2023年光伏装机指数级增长且连年超预期的历程。
装机、招标数据持续验证
根据CNESA数据,2024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为43.7G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部分市场观点认为,2024年中国储能装机翻倍增长达到百GWh数量级后,由于2024年基数较高、部分省份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136号文提及取消强制配储等因素,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增速可能大幅下滑甚至负增长。
与市场观点不同,我们认为:1)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远不止百GWh量级;2)136号文推动新能源入市有望拉大峰谷价差,增加独立储能经济性;3)取消强配是电力市场成熟后的必然结果,意味着储能经济性达到可脱离政策扶持,类似当年风光的平价,不应理解为利空。
2025年以来的月度装机及招标数据也在持续验证我们的观点,2025年1-6月中国储能累计并网/招标42.4gwh/176.6gwh,同比增长166%/281%。综上,我们认为储能产业指数级增长才刚刚开始,可以对25年中国以及全球储能新增装机预期更乐观一点。

缕清中长期需求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认为可以对储能未来的预期更乐观?除了短期数据的持续验证,我们的依据更多来自对中长期需求峰值及产业生命周期位置的判断。在电力钟声系列2的末尾,我们对储能产业规模的天花板进行了简略探讨。本篇报告,我们避免简单线性外推,而是从中长期视角去分析储能的需求,测算全球储能装机可能的峰值,从而对产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位置有更准确的判断。同时,储能是典型的成长性行业,从绝对估值角度看,决定一个成长行业估值的重要因素除了短期增速,还包括增速的持续时间,两者共同决定了行业稳定期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天花板对于成长行业的估值如此重要。
1储能需求产生的前提条件
讨论储能中长期需求前,我们先回到问题的起点,思考储能的作用是什么,以及电力系统在什么条件下需要储能。我们认为储能需求产生有两大前提条件:一是光伏消纳出现问题,二是储能度电成本可负担。
一是光伏消纳出现问题
储能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光伏消纳
想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中国风光发电量占比需要超过60%,储能承担的任务是解决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问题,由于光伏出力的日内波动大于风电,光伏对系统日内调峰资源的需求更高,储能和光伏是天然的共生关系。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量占比已经达到8.3%,部分省份如青海、宁夏、甘肃分别达到了27.8%/12.2%/11.5%,现阶段储能最重要的任务是解决光伏的日内消纳问题,储能需求和光伏渗透率成正比。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