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pdf

十年回望,未来启航
值此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提出十周年之际,我们既需回望人类取得的重大成就,也须直面尚存的严峻挑战。2015年确立的这些目标,旨在2030年前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确保全人类共享繁荣。征途虽非坦途,但人类社会展现出的非凡韧性与创造力,令人振奋。绿色金融的崛起是推动这一进程的关键力量,它正重塑全球经济格局,驱动世界可持续发展。2024年,符合标准的绿色、社会及可持续债券发行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映射出市场对环境友好型投资的强劲需求。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日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道义责任,更是明智的商业战略。奉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原则的企业已展现出卓越绩效,有力证明了环境责任与商业成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不可兼得,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展望未来,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今日之抉择将决定地球的明天。绿色金融必须在推动可持续经济转型中扮演更关键角色。政府应通过政策法规营造有利环境,激励绿色投资,金融机构需将绿色与社会原则纳入核心运营,企业则有必要将可持续性奉为战略要务认真对待。纵观全球,中国在此转型中的表现令人称道。作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发行国,金融市场在资助可再生能源项目、绿色基础设施及可持续城市发展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亦日益将绿色理念融入“一带一路”项目,确保在亚非乃至更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兼具可持续性与包容性。如今,“一带一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投资倡议,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的投资经验表明,可持续发展绝非零和博弈。投资绿色技术与基础设施,既能催生新产业、创造就业、提升生活品质,又能守护环境。而真正的挑战在于推广这些实践,令其惠及全球。
可持续发展目标十周年不仅是回顾和反思的契机,更是行动的号角。我们拥有实现宏愿的工具、知识与资源,只待政治意愿与集体行动的决心。绿色金融在这一阶段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它需要持续被关注、追踪、评估与反思,而这些紧迫需求正是促使本报告诞生的驱动力。
本报告由国际金融论坛(IFF)与银河证券(CGS)通力合作完成。通过审视过去十年全球及中国的努力与成就,报告独创了一套包含28项指标的评价体系,系统评估各国绿色金融发展进程,提供国别表现排名,并揭示了关键趋势、差距与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报告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加快可持续发展、深化全球合作,共创更绿色、更具韧性的未来提供参考。报告亦彰显了中国在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引领作用,为全球社会提供了典范。携手同行,我们定能开创一个繁荣、公平、可持续的未来。
行动刻不容缓。让我们把握机遇,将下一个十年化为希望之期。未来非吾辈所继承,乃吾辈所创造。让我们共同创造值得骄傲的未来。
IFF副主席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
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
埃里克·索尔海姆
思聚当下行启未来
在当今全球经济、政治与气候环境日益复杂、挑战空前严峻的背景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不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而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当前,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仅有17%的目标按计划推进,气候融资的实际需求与高达9万亿美元的缺口形成鲜明反差。因此,我们亟需以扎实的数据穿透表象,描绘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真实轮廓,揭示危机与希望交织的现实,呈现各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进展与不足。
为此,国际金融论坛(IFF)与中国银河证券(CGS)联合启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设立编委会,并联合发布本次研究成果——《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该报告基于系统的研究与全球数据分析,系统梳理可持续发展趋势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政策制定者、金融市场参与者与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α报告》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回顾过去十年全球及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s)上的演进历程,深入分析当前所面临的三重挑战:全球经济碎片化、地缘政治冲突常态化以及气候融资缺口持续扩大。报告指出,在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最具确定性的战略选择。
第二章聚焦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四大趋势。研究团
队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质量-绿色转型支持水平”三重维度构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系统评估33个主要经济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该指数捕捉到许多传统评估框架中难以识别的深层变化,并为把握未来投资机遇提供了新颖洞察。报告指出,全球可持续投资正快速推进,亚太地区表现尤为亮眼。尽管环境质量仍是主要挑战,但清洁能源转型与技术创新正成为核心驱动力。政策支持持续深化、绿色金融市场加快扩容,共同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章则基于上述趋势提出推动全球可持续投资的
四大创新路径:一是优化政策协同与市场机制;二是加强区域试点与国际合作;三是推动绿色技术升级与创新;四是引导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深度参与,并针对上述路径提出了具可操作性的举措。
作为一名长期致力于全球经济治理实践的观察者与参与者,我尤为珍视这份报告所展现的不同视角——它不仅超越了静态排名,更着眼于各国可持续发展背后的深层动力。报告提醒我们:绿色转型不是一场“锦标赛”,而是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交响曲”。我期待这份报告能够激发更多政策创新、资本活力与技术合作,因为最终衡量我们这一代人的,不是排名上的高低,而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生态文明与进步。
值此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窗口,我很高兴向各国政策制定者、金融领袖与研究者推荐这份报告。它不仅停留在发现和揭示问题,更提出了“规则对标一区域试点一政策韧性”的系统性解法。那些仍在阿塞拜疆谈判桌上悬而未决的议题,或许能在东盟绿色债券互认机制中找到可行路径;而COP29上僵持不下的减排目标,亦有可能在风起云涌的光伏电站与智能电网实践中被重新定义。
历史的抉择在我们手中。可持续发展不是代价,而是未来文明最珍贵的资产。此时的每一项决策,都是在书写这颗蓝色星球的下一个千年史诗。
林建海
IFF常务副理事长
IMF前秘书长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完整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4万+最新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