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其中,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庄严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在增投入、建机制、转方式上下功夫,在直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不断完善税收、政府采购、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内生动力,促进构筑安全生态格局,积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主权债券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是财政部作为国际绿色债券发行人的基石文件。财政部将以此《框架》为基础在境外发行中国绿色主权债券(以下简称“绿色主权债券”),旨在彰显中国支持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决心,丰富国际金融市场高质量绿色债券品种,带动更多中资发行体发行绿色债券,进一步吸引各类投资者参与绿色金融市场。
一、背景
2013年以来,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美丽中国”纳入现代化强国目标,这是中国政府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提出的长期发展目标。
(一)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
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把落实国家自主贡献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在国际层面,中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下《巴黎协定》的缔约方,一直推动《巴黎协定》的全面有效实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了二氧化碳、森林蓄积量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等一系列环境目标。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