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联合国相关机构将2025年确定为“国际冰川保护年”以及联合国大会2022年关于山地可持续发展的决议,在山地冰冻带正在迅速变化的背景下,本报告强调全球山地各种水体(包括高山冰川)在山地可持续发展以及下游社会依赖于山地水体的重要性。
世界水资源现状
根据最新的全球数据估计(2021年),农业用水在全球淡水取用量中占主导地位(占比为72%),其次是工业(占比为15%)、生活或市政用水(占比为13%)。各个行业淡水取用量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很大差异。高收入国家将更多的水用于工业,而低收入国家将90%甚至更多的水用于农业灌溉。
2000年至2021年,全球淡水取用量增加了14%,相当于年均增长约0.7%。这一增加主要发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城市、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似乎并非导致用水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事实上,人均用水量最低的国家,包括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几个国家,往往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全球四分之一人口所在的25个国家每年面临“极高”的水资源压力。大约有40亿人或者说全球一半的人口每年至少有一部分时间经历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大多数地区水资源供应的季节性变化和不确定性。污染、土地和生态系统退化以及自然灾害等将进一步危及水资源的可用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6的进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6旨在确保人人享有水和卫生设施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可持续发展目标6的所有指标进展都低于预期——有些甚至严重偏离。
例如,据估计,2022年有22亿人(占全球人口的27%)无法获得安全有保障的饮用水,其中五分之四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饮用水服务。
卫生安全状况更不乐观,2022年全球仍有35亿人无法获得有安全保障的卫生服务。在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中亚和南亚地区,只有一半的人口能够获得这些服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有安全保障的卫生服务覆盖率仅为24%。
数据缺失和监测不足持续阻碍对可持续发展目标6其他指标的准确评估,包括水资源、水质、水生态系统和有利环境的管理等方面。
山区
作为世界的“水塔”,山脉是淡水的重要来源,对满足供水和卫生等人类基本需求至关重要。山区水资源对保障生活在山区及其周边地区以及下游地区的数十亿人口的粮食和能源安全也至关重要。
山区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畜牧业、林业、旅游业、采矿业、跨境贸易和能源生产。山区提供许多高价值产品,如药用植物、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独特的山地牲畜,以及特色农产品。同时,山区还是全球农业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世界上大部分农业和药用植物基因库都蕴藏保存于此。
山区具有多样化的生态区,每种生态区都是由海拔、地貌、孤立和微气候条件(如日照)等因素的特定组合作用下形成的。因此,与低海拔地区相比,山区往往具有更多的特有生物多样性,包括重要的农作物和动物遗传品种等。同时,山区还有着同样多样化的人类文化。
冰川和山地冰冻带
山地冰冻带是地球系统中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组成部分之一。由于降水量较高和蒸发量较低,山地的单位面积地表径流产流能力通常比低海拔地区高。同时,高山冰川也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储存和释放水资源。在许多高山地区,季节性积雪的形成提供了大部分的淡水储存。
包括山地冰川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然而,在大多数含冰冻带的流域中,融雪径流的占比更大,且通常远大于冰川融化。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