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临着一个令人震惊而鲜为人知的现实:滋养人类的农食系统同时也在滋长地球的气候危机。世界农食系统每年排放约160亿吨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而且预计还将继续增长。照此下去,我们将无法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到2050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
1.5℃的目标。事实一目了然:为了保护地球,我们必需改变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好消息是,我们已经找到了《宜居星球的秘诀》。
这份报告揭示了如何将农食系统从气候变化的推手转变为抗击气候变化的盟友。报告作者给出了一系列现成可用、负担得起的切实措施,推动农食系统实现净零排放。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机会,以适应自身经济和自然环境的方式减少农食排放。高收入国家可以通过提供技术和气候融资,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农食排放,同时在对国内生产的高排放食品定价时,体现其环境成本,从而推动需求转向可持续的替代产品。中等收入国家拥有最多的高成本效益减缓机会,可以放慢将森林转变为牧场的速度,采取措施减少牲畜和水稻的甲烷排放。同时低排放的发展中国家有机会直接采用绿色技术,引领走向新的发展模式和更健康的地球。各国政府需要创造有利于这种转型的法律和经济环境。动员资金至关重要,既要增加投资,也要重新调整补贴政策,取消那些对环境有害的补贴。各方的行动必须具有包容性,以保护那些最易受气候变化和粮食不安全影响的脆弱群体。
报告强调了创新的必要性,必须积极开展研发工作,解锁新的可持续生产方法。这一全方位秘诀可行而务实,其目标不仅是建立一个安全的、能够抵御气候压力的农食系统,而且还致力于改善生计,创造就业来源。通过共同采取这一战略性和人道主义的方法,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既能滋养地球又能滋养人类的农食系统,确保当代人和未来子孙后代的福祉。
阿克塞尔冯-托森伯格世界银行高级常务副行长,主管发展政策与伙伴关系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