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深度报告:多重因素催化下,车路云一体化迎来发展机遇

摘要:
政策端:利好政策频出,产业向规范化发展。政策是我国自动驾
驶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自动驾驶领域的上层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时间节点上,2025年有望成为我国自动驾驶向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重要一年。在相关政策指导下,部分试点城市率先开启布局车路云一体化。项目投资金额及项目招标数量显著提升。襄阳、福州、鄂尔多斯等地陆续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与规划工作,相关项目相继获得审批。在政策引导下,产业链上下游有望形成合力,投资力度有望加大。
技术端:主流自动驾驶技术路线的分歧与共识。传统的驾驶辅助系统(ADAS)具有局限性,即便是人工智能算法替代规则模型,单车的智能化仍存在遮挡物和感知盲区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有别于单车智能技术路线,车路云协同一体化以路侧设施、车载系统、通信网络以及云平台的协同作为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融合了智能的车和路,实施车车、车路信息实时交互。能够有效提高自动驾驶安全性。
成本端:规避单车智能的高成本问题。我国自动驾驶技术起步较晚,而自动驾驶系统的效果和行驶的公里数和时长等方面成显著正比,中国仅靠发展单车智能或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技术超越。而在新基建的推动下,车路协同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降低自动驾驶的复杂度和车载成本,弥补中国在单车智能发展方面的不足。成为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甚至率先实现L4-L5级高等级公路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
商业化:Robotaxi先行,自动驾驶商业模式有望加速落地。国内方面,百度萝卜快跑领跑国内Robotaxi,2024年第一季度,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平台累计订单已经超过了600万单,当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了25%,跨越收支平衡点可期。在2025年前后,自动驾驶技术支持的出行服务成本有望与司机成本持平。我们认为2025年有望成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也可能意味着自动驾驶技术在经济性上具备了与传统人力驾驶相竞争的实力。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