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及下辖各市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3).pdf

经济实力:海南省是我国唯一的省级经济特区,地处我国最南端,具备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海南省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热带滨海度假胜地,并积极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海南省形成了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兴工业和旅游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业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全省重点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全省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全面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经济不断发展,但经济总量仍位列全国下游,2022年海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818.22亿元,同比增长0.2%。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经济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74.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

海南省内各市县资源禀赋和发展战略导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其中海口经济总量稳居第一,儋州由于和洋浦实现一体化发展,经济总量跃居第二,三亚紧随其后,与儋州同属第二梯队;其余市县经济实力相对较弱。2022年由于本土疫情反复影响,各市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全省经济的领头羊儋州、三亚和海口由于经济外向度较高,在复杂的宏观环境下下滑幅度最大。2023年前三季度,由于前期不利因素消散,海南省各市县经济均实现较快增长。

财政实力:海南省综合财力主要由一般公共预算财力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力构成,且对上级政府补助收入和债务收入有较大依赖,财政实力在全国排名靠后。2022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832.43亿元,较上年下降9.6%,收入规模位列

全国第28名,其中税收收入为609.33亿元,较上年下降18.0%,主要系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以及房地产业低迷影响;当年海南省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39.69%,较上年下降7.04个百分点,自给水平欠佳。2022年海南省政府性基金

预算收入为468.86亿元,同比增长18.97%,对地方财力的贡献度有所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海南省综合财力构成有所分化,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68.98亿

元,同比增长14.6%,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258.08亿元,同比下降3.7%。

2022年,由于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患政策影响,海南省各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减参半,但基本与其经济实力相匹配。各市县财政实力仍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其中海口仍遥遥领先,三亚、澄迈和儋州财政实力也较强,同时收入质量及自给率排名亦处全省上游,其他大部分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较小,同时收

入质量及自给率水平较弱。2023年前三季度,由于经济复苏,海南省多数市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增长,且增幅普遍较高。

2022年海南省各市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依然差距较大,其中海口与三亚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最大,位居前两名,规模远超其他市县,对地方政府财力的贡献也较大。从增速看,澄迈、昌江和海口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增长幅度位居前列,其余大部分市县呈现不同幅度下降,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排名

第二的三亚亦有26.95%的降幅。2023年前三季度,海口和三亚政府性基金预算

收入规模分别为79.02亿元和78.63亿元,仍领先于其他市县,但两市差距大幅编小;其余各市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各有增减,但规模均不足16亿元。

债务状况:2022年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与城投带息债务仍保持增长,但债务规模在全国各省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末,海南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

3486.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78.73亿元;与财政实力相对比,是当年全省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的4.19倍,该比例较上年增加0.92,该指标位列全国各省市降序

排列第15位,债务压力有所增大。海南省内公开发债城投企业相较于全国其他省市较少,城投债发行规模较为有限;2022年末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余额为680.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7.85亿元,规模位列全国31个省市第28位。城投企业带息债务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0.82倍,该比率位列全国31个省市降序排列第25位,城投债务负担相对小。

海南省下辖各市县政府债务规模体量差异较大,主要集中于海口、三亚、儋州、文昌和东方,2022年末全省大部分市县政府债务余额呈增长态势,债务负担较上年有所加重。在债务规模较大的市县中,财政实力较强的三亚和海口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同时其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较大,可对债务的偿付提供较好补充,其他大部分市县由于财力较为有限,现阶段政府债务压力相对较大。目前省本级、三亚、儋州和海口各有一家发债城投企业,其中省本级城投企业债券余额和带息债务规模最大,偿债压力较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