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pdf

2022年,中国银行业坚持“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理念,持续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稳步损升ESG治理和管理水平,不断深化责任实践,助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将履行社会责任(ESG)融入战略发展规划、公司治理与日常运营,持续完善社会责任(ESG)管理架构与工作机制,推动社会责任(ESG)工作落地实施。主动对标国内国外相关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创新发展绿色金融,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结合国际通用标准、金融行业特性以及实践经验,定其开展关键议题研究,开展议题实质性分析,识别具有重要性与代表性的议题,在社会责任(ESG)报告当中予以重点披露。重视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搭建多元化的沟通渠道,提升沟通质效,引

分展示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银行业影响力。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社会责任工作的人员数量为7921人。当年开展社会责任培训次数2087次,参加社会责任培训人数达34.17万人次;社会责任工作经费投入9497.28万元;主流媒体上发表社会责任报道3241篇。

银行业在行动

中国工商银行2022年在管理层设立ESG与可持续金融委员会,贯彻落实全行ESG与可持续金融战略与目标,协调推进各机构各业务条线ESG与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指导全行ESG与可持续金融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发布委员会工作章程,促进有效履行委员会职能。在战略管理与投资者关系部设立秘书处,负责ESG与可持续金融统筹24项管理与披露职能,成立以来共计召开5次会议,审议审阅议案共计13项。

中国银行自觉担负“融通世界造福社会”的使命,践行“卓越服务、稳健创造、开放包容、协同共赢”价值观,加快建设全球一流现代银行集团,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持续贡献金融力量。定期开展重要性分析,进而了解各项社会责任议题对不同利益相关方群体的影响程度,以及各利益相关方对中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建议与期望。

中国建设银行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客户需求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服务大众安居乐业,建设现代美好生活。2022年,高度关注国际、国内各方对环境、社会及治理工作的关切,保持与政府、监管、行业协会、同业、投资者、国际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倡议与组织、国内外可持续领域专业机构沟通交流,并通过持续完善的内部ESG管治架构,进一步加强

对ESG事宜的统筹分析、决策,不断提升在实质性议题的披露质量。

交通银行董事会社会责任(ESG)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董事会授权和委员会工作规则的规定,研究拟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政策,每年审阅ESG整体工作情况,定期检讨ESG相关目标的完成情况。高管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政策,定期向董事会及委员会报告工作。2022年,进一步规范董事会社会责任(ESG)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决策机制,广泛参与行业内外ESG调研与交流活动,持续完善社会责任(ESG)信息披露。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社会责任工作融入全行发展战略、治理结构、企业文化和业务流程之中,携手各方打造有担当、有韧性、有温度的现代化一流大型零售银行。2022年,该行通过日常交流、政策文件收集、工作会议、专题汇报等正式及非正式渠道与利益相关方持续开展沟通,覆盖政府及监管部门、股东及投资者、各级员工、客户、供应商、金融同业及行业协会、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及专业机构。

招商银行建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对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2022年,将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更名为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增加董事会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ESG等方面的职责。在总行办公室设立ESG秘书处,负责识别与公司有关联的可持续发展议题,规划可持续发展与ESG相关活动等。面向总行重点职能和业务部门开展访谈调研,帮助部门更好地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本职工作。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坚持与政府、监管机构、股东、投资者、客户、员工、专业机构、媒体、社会大众等利益相关方开展正式与非正式沟通交流、会议论坛等,定期广泛收集各类政策文件、倾听意见建议、学习获取新知。并将宝贵信息、反馈纳入发展决策、业务创新、风险防控、能力建设、传播沟通等经营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该行自2006年起连

续第18年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向利益相关方报告当年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情况。

兴业银行明确由董事会承担ESG管理最终责任,在识别和管理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风险和机遇方面,承担制定战略以及督促高级管理层及相关机构有效履行管理职责的角色。在2021-2025五年发展战略规划中纳入ESG管理理念与规划,并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编制印发了《兴业银行2022年ESG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点》,针对全行ESG工作的重点领域,发布ESG绩效提升方案系列指引,提升ESG体系应用转化率,真正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专业实力和创新水平。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