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移动支付产业生态合作白皮书(2023版).pdf

移动支付产业在服务人民生活、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维护移动支付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中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建成多层次、广覆盖、安全高效、为民便民、全球领先的移动支付产业体系;未来移动支付产业呈现支付惠民、安全风险可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创新丰富供给等趋势。

中国电信在建设现代移动支付产业体系中,发挥央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一体两翼”移动支付产业发展战略。中国电信移动支付平台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和品牌信誉,有用户、场景、数据、技术等生态合作优势。中国电信将以翼支付平台为基础,致力于打造移动支付产业“人民平台”、“安全平台”、“科技平台”、“创新平台”。通过深化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融合,整合全产业链技术、人才、市场资源,共建数字消费新平台,共筑产业安全新底座、共建核心技术自主掌控新生态,共创业务新模式,打造产业发展共同体。中国电信牵头组建移动支付产业联盟,与生态伙伴开展多元化业务合作,努力当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者、发展方向引领者、协同合作组织者,开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一体的发展新格局,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数字生活需要,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科技、创新移动支付服务,为移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1移动支付产业生态合作现状

从全球看,全球数字支付交易额2022年同比增长了22%,其中移动支付是增长最快的支付方式之一,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各大支付联盟和支付组织认为,生态合作——成为推动移动支付产业可持续发展重要驱动力,如全球一些主流支付机构、支付联盟、商户联盟积极参与境内移动支付平台互联互通,一码通扫实现境外钱包跨境支付,共推境内外支付产业协同发展。

从中国情况看,根据CNNIC预测数据,中国移动支付业务规模将从2021年的519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1075万亿元,复合增长率20%。我国已形成广泛覆盖、安全高效的全球领先移动支付产业体系,移动支付普及率达到86%。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激发,移动支付企业正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合作,比如产学研合作、产业联盟、产业基金、伙伴计划等形式开展场景、研发、资本和供应链多维度的合作和生态共建,协同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进入升级发展新时期。

移动支付产业发展过程也存在一些生态合作问题,比如头部机构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形成从业壁垒,产业链中小支付机构竞争承压,竞争不平衡问题;产业链一些环节的核心系统自主创新不足,全产业链存在断链、停服、遭受网络攻击等安全隐患;此外,支付创新伴生信息泄漏风险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同质化竞争导致部分低质无效供

给影响市场资源配置及服务效率问题;一些支付机构的服务能力不足,支付便民惠民、助农兴农供给不充分等。

1.2移动支付产业生态合作未来趋势

一是未来合作持续朝着普惠、便民方向发展,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政策引导下,产业生态合作开始实现打破行业竞争壁垒。头部企业与产业链生态合作伙伴之间,实现支付能力开放,移动支付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比如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联与翼支付APP实现全国范围一码通扫,让各类条码互认互扫范围进一步扩大,便利广大群众的无感支付服务,未来支付便民化的趋势是通过“支付+”方案更好服务社会公众,生态走向开放多元,共同壮大支付服务数字化、均等化、便捷化产业生态。生态合作另一重要方向是通过推动移动支付助农服务点建设,全产业链通力合作,持续向小微商户和实体经济让利,城乡居民享受到了同等高效便捷的基本支付服务,逐步实现“数字鸿沟”弥合;未来,针对数字化时代被忽视群体,政策鼓励市场主体开发适老支付产品,凝聚各方力量,开展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围绕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村支付服务建设,聚焦境外来华人员支付需求,促进支付机构跨境支付便利化。

二是未来合作更加突出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携手应对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从全球看,全球支付安全朝着威胁攻击多样化和持续演变趋势发展,全球支付生态体系仍将面临断链、停服、网络攻击、信息窃取等安全威胁。如俄乌冲突期间,科技制裁导致俄

罗斯一些数字支付服务中断,影响民众生活。从中国情况看,移动支付安全存在技术自主可控、合规、风控等方面问题。安全稳定对移动支付产业链极端重要,移动支付覆盖日常生产生活中各个方面,使用率、渗透率非常高,产业安全已经不是产业链单个环节问题,需要全产业链深入开展生态合作。重要的合作方向和发展趋势是:全行业合力夯实支付平台安全底座、推动信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而提升国家安全保障能力。随着数字技术与支付产业快速结合,支付创新的伴生风险增加,移动支付产业将会承担更大合规责任,长远看也需要全产业协同,不断迭代和优化多层次多维度的安全策略,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维护数据、资金安全。

三是未来合作围绕数智化新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发挥技术创新对

移动支付产业引领带动作用。从全球看,在未来10年,AI、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将持续影响金融科技总体发展趋势,数智化、融合化技术驱动业务模式重构,产学研用协同带动技术创新。从中国情况看,条码支付、近场支付、物联网支付、无感支付、数字人民币等一系列引领全球的新兴支付方式都是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在云、网、端、数、智、用领域深度合作的结果,通过技术创新合作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下日常生活需要以及商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随着下一代分布式云、融合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加密技术、AI大模型垂直应用快速发展,给移动支付产业在研发平台共享、供应链协同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携手开展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加务实的技术创新,进一步向创新链、价值链、服务链延伸拓展。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