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受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原材料成本上升、需求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型跨国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与2022年相比,尽管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仍在增长,但
净利润同比负增6.5%,约为2.9万亿美元,反映出大型公司盈利能力的整体下降。利润收窄、融资状况收紧背景下,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降本增效,对全球劳动力、消费市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中国上榜公司整体维持稳健经营,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但仍
需防范外部冲击。
2023年8月,美国《财富》杂志发布了2023年世界500强企业榜单。受发达经济体持续加息、原材料成本上升、需求疲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型跨国公司生产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与2022年相比,尽管今年所有上榜公司的营业收入总和仍在增长,
但净利润同比负增6.5%,约为2.9万亿美元,反映出大型公司盈利能力的整体下降。利润收窄、融资状况收紧背景下,许多大型跨国公司采取多种措施以实现降本增效,对全球劳动力、消费市场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产生影响,使得高素质劳动力收入下降、耐用品消费市场降温、全球FDI规模萎缩。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上榜中国公司整体维持稳健经营,对经济基本面形成有力支撑;国内就业和消费市场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但仍需防范外部冲击带来的周期性压力;跨境资本流入减少,但仍处于历史高位。
一、2022年世界500强企业盈利能力整体下降
根据《财富》中文网数据,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收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但是,受全球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2023年所有上榜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同比减少6.5%,约为2.9万亿美元。尽管美元升值可能对非美国企业以美元计价的利润造成一定影响,但部分行业净利润出现大幅波动,主要原因仍与经营基本面有关。其中,金融服务行业和ICT行业利润同比下降最多,而石油、航运、物流等行业则受益于疫后需求的恢复,利润大幅增加(图1)。
(一)金融服务行业利润全面下挫,美国金融机构利润降幅明显
受发达经济体加息、全球资本市场估值缩水、全球经济景气度下降、保险赔付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3年榜单中,金融服务行业整体利润下降最为明显。美国金融服务行业高度发达且全球化经营程度高,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大型跨国金融机构,在2022年所受冲击最为严重。其中,财产与意外保险行业、银行业、人寿与健康保险行业、多元化金融行业整体利润均为负增,美国金融机构贡献了最大利润降幅。
数据来源: 《财富》中文网,中国银行研究院
作为金融行业中市场规模最大的细分行业,银行业利润整体降幅相对温和,但部分机构利润下降较为明显。银行业连续两年上榜的金融机构为40家,2023年利润总和同比减少约527亿美元,同比降幅7.51%。其中,美国上榜银行业金融机构利润总和减少500亿美元,同比降幅28.92%。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第一资本金融公司(CAPITAL ONE FINANCIAL)、美国富国银行(WELLS FARGO)、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花旗集团(CITIGROUP)、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等多家美国金融机构均录得超过20%的利润降幅。以摩根大通为例,财报中披露的利润下降原因主要包括:第一,一级市场遇冷,投行业务线收入大跌。股债IPO数量双双下降,并购重组数量锐减,使得承销及咨询费用收入大幅下降。第二,二级市场波动加剧,持有的投资头寸大幅减值。第三,金融制裁使得与俄罗斯及其关联交易方相关的大宗商品交易敞口风险上升。
此外,保险与多元化金融行业亦有较大利润降幅。财产与意外保险行业连续两年上榜公司为18家,2023年利润总和同比减少1416亿美元,同比降幅84.06%。其中,美国财产与意外保险公司为9家,利润总和较上年减少约1339亿美元,主要原因包括
投资亏损和保险赔付成本上升等。例如,“股神”沃伦·巴菲特创建的伯克希尔一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2022年利润亏损约228亿美元,较上年锐减约1126亿美元;根据财报披露信息,影响业绩的几个因素是投资和衍生品合同亏损、巨灾以及车险索赔成本上升。根据好事达(ALLSTATE)财报披露,公司2022年利润亏损达
1.31亿美元,主要来源是车险的承保亏损和股票投资的估值下降。人寿与健康保险行业连续两年上榜公司为25家,2023年利润总和同比减少约263亿美元,同比降幅
29.36%。多元化金融行业连续两年上榜公司为8家,2023年利润总和同比减少约118亿美元,同比降幅23.09%。以上两个行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与其他金融服务行业具有一些共性,均包括投资收益的下降以及业务量的减少等。
(二)ICT行业面临周期性调整和业务转型
ICT行业有41家公司连续两年上榜,整体利润较2022年减少约1725亿美元。其中27家公司利润较去年下降,14家公司利润降幅超过30%。
一是终端市场需求疲软,硬件行业去库存压力仍将持续。多家公司利润下降的原因与个人电脑市场需求下滑相关。首先,PC市场在经历长期的高速发展后,市场需求已基本饱和;其次,疫情三年带来的个人电脑需求增长进入尾声,消费者短期内难有置换需求;最后,全球经济下行、通胀飙升、消费和教育市场疲软加剧了市场走低。根据Gartner统计,2022年全球PC出货量为2.862亿台,比2021年下降16.2%,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Gartner开始追踪PC市场以来的最大年度出货量降幅;2022年
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总计6530万台,较2021年第四季度下降28.5%,是Gartner追踪PC市场以来的最大季度出货量降幅。
从产业链角度看,中游的PC厂商所受冲击最为严重。除苹果(APPLE)、纬创(WISTRON)外,全球主要个人电脑生产商戴尔(DELL TECHNOLOGIES)、惠普(HP)、联想(LENOVO GROUP)、广达(QUANTA COMPUTER)、仁宝(COMPAL ELECTRONICS)、和硕(PEGATRON)等均有较大利润降幅,其中戴尔和惠普利润降幅更是超过50%。此外,上游的芯片半导体生产商同样受到波及。英特尔公司(INTEL)利润降幅59.66%,
SK海力士公司(SK HYNIX)降幅79.42%,PC业务的下滑是公司销售收入下降的重要原因。
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者对耐用品需求下降,其他个人电子产品需求同样低迷。以智能手机为例,根据Canalys统计,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跌11.7%,达9年来最低。其中,三星、苹果、小米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占据全球前三。2022年,小米集团(XIAOMI)利润较去年下降87.73%。尽管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苹果公司(APPLE)依然实现了利润正增,但三星电子2022年营业利润下滑约16%,苹果公司2022年利润涨幅也仅为5.41%,相较2021年64.92%的增长率而言增速大为放缓。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