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经济的渐进式重启,办公楼市场也在经历不同以往的非典型性复苏。进入三季度以来,面对宏观经济超预期的结构性失衡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积累,办公楼需求放缓已成共识、市场情绪趋于理性。市场已然进入一个更为复杂的调整周期,调整的深度和广度与以往迥然不同,分化和变化时刻相伴,突显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市场稳定的重要性。
办公楼市场需求在城市间分化,反映出经济的不均衡修复。需求端整体仍处修复通道,但增量需求不足带来各行业在不同城市的周期轮动中分化。例如,科技互联网在深圳、杭州、武汉等头部科技中心城市呈现租赁需求疲软的特征,而其中的电商和新媒体等细分行业则在青岛、佛山、南昌、长春、石家庄、哈尔滨和乌鲁木齐等城市释放出活跃的中小面积段需求。保险、银行等传统金融企业整合加快,在不同城市间升级、扩租和缩租的情况并存。第三方办公在自身产品迭代的同时,在不同城市表现差异,在武汉、重庆、济南等地,孵化器等中低端第三方办公形式仍有扩张趋势,而中高端办公形式在其他城市则有大面积退租现象。
降本增效的主基调不变,但微观租赁行为日趋复杂。本轮经济复苏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微观市场主体发展动力不足,反映在办公楼市场上,则表现为企业对于续租的偏好更大,对于降本搬迁的要求更高,成本控制仍为企业不动产战略宏观层面的第一要务。然而,面对未来可能长期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微观层面的租赁行为模式正趋于复杂。我们观察到在大面积租户的租赁行为中,尽管续租较为普遍,但不排除部分企业会将选址谈判的启动时间一再提前,以锁定最优价格;另有企业抓住目前市场下行的机会窗口,进行整合后升级至核心区甲级物业;对于部分城市的小面积租户,其决策周期在三季度有所加快,租赁模式更为灵活。
在高位租金降幅陡峭化影响下,租金市场表现呈收敛趋势。三季度,40个主要城市的办公楼市场均录得
0.2%-3.4%不同程度的环比降幅,与二季度的跌幅程度相当。然而,在需求端的增量缺口和结构性压力持续作用下,高位租金降幅陡峭化趋势有所增强,具体表现在头部城市在本轮下行周期中感受到的短期阵痛更为强烈,而其他城市在低基数效应作用下,租金降幅表面收窄,例如佛山、南昌、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城市的市场情绪在三季度均有小幅改观。这与我们对
同一城市历史租金的观察不谋而合:即同一城市中,低位租金通常变化有限,市场表现主要受到高位租金大幅缩减影响,最终呈现收敛趋势。
指数解读:十大城市的指数排名首次变动
1.排名前10的城市中,杭州升至第5位。杭州在亚运前
夕迎来25.8万平方米的甲级新增供应,尽管空置率小幅推高,但仍维持在26%的健康水平,其排名位次上
升至第5位,成为近两年来头部城市指数排名的首次变动。同时,杭州是本季度头部城市中唯一指数正增长的城市,市场韧性得以突显。深圳和成都三季度指数环比降幅均超过1%,其中深圳的市场需求总体稳定,空置率末现明显波动,但租金降幅走阔拖累指数表现;成都在市场需求端遇冷,租金承压延续,对指数构成显著压制。
2. 排名11-20的城市中,市场的稳定性成为指数上涨的主要拉动。三季度,半数城市指数环比微涨,支撑因素主要来自于空置率和租金指标的稳定性。其中,西安和天津在过去两年的租金环比降幅均在1%以内,且空置率稳定下降,本季度排名位次分别上升至第11
位和第18位。
3.排名21-40的城市中,指数变化主要受新增供应影响。
三季度,指数上涨和下降的城市比例维持均衡。市场情绪和整体波动趋于平缓的情况下,指数上涨的城市
主要受到新增供应量的拉动。其中,太原的排名上升
至第29位。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