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非充气结构轮胎定义
非充气结构胎以轮胎与轮幅一体化的设计,通过高分子弹性轮辐支撑结构的拉伸/压缩回弹变形实现减振,吸收来自地面颠簸的能量,实现了更优异的减震缓冲效果,其舒适性也更佳。目前市场对于非充气结构轮胎未有统一的定义标准和称谓,另有诸如免充气轮胎、非充气弹性支撑轮等说法。
1.1.2非充气结构轮胎产品分类
非充气结构轮胎按车轮中结构部位分为:1)实心轮胎打孔或多腔体结构(实心结构轮胎);2)高弹性材料轮辐结构(轮辐结构轮胎);结构类型分为:1)辐板型、2)轮辐非辐板型(多孔型)以及3)凸型。
图表1:非充气结构轮胎产品分类
类型
介绍
结构示意
由轮毂、板式轮辐和具有剪切带胎面组成。板式轮辐
辐条板
是轮胎的核心部件,轮胎依靠板式辐条支撑负荷,摆
脱了对气体的依赖。轮辐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辐板型
两种,轮辐的数量由轮胎性能要求决定。胎面采用耐
磨材料,同时可以调节剪切带的材料和结构参数,使
其适应不同的载荷和路面。
辞窝结构
胎面非辐板型轮胎由轮毂、特种结构轮辐和胎面组
轮辐非辐板型
成。它与胎面辐板型组成相似,但是采用了特殊设计
(多孔型)
的轮辐结构来代替空气,实现承载作用。轮辐的结构
设计多种多样,相应的轮胎性能也各有侧重点。
凸型
对胎面进行了综合设计,具有灵活的内腔,可以根据
不同地形独立移动,以实现最大的抓地力。
资料来源:《非充气轮胎技术的分析与展望》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www.qianzhan.com.cn
客观中性建设性
4
1.2.1非充气结构轮胎的特点分析
非充气轮胎是针对现有充气轮胎的升级。现有充气轮胎有着失压和爆胎风险,但非充气结构轮胎无需气压监测、无爆胎风险、安全性能较充气轮胎有较大提升,且后期维修成本较低。
图表2:非充气结构轮胎特点
无需气压监测
·传统的充气胎因为存在气压问题,需要经常进行气压检测和充气,而非充气结构轮胎不存在气压问题。
无爆胎风险
·非充气结构轮胎不需要充气,因此不会出现充气过量或充气不足而导致的爆胎问题。
安全性提升
·非充气结构轮胎采用柔性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可在路面不平或撞击时吸收能量,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维修成本低
·传统充气轮胎有修补或更换成本,非充气轮胎的稳定性高,维修成本较低。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2.2非充气结构轮胎的优劣势分析
优势方面:环保性方面,传统充气轮胎的废弃处理一直是一个难题,而非充气结构轮胎通常采用热塑性弹性体高分子材料,可一次加工成型,加工方法简单,回收时可直接粉碎为颗粒,循环利用。舒适性方面,非充气轮辐结构轮胎可以通过单独设计轮辐的结构和弹性材料获得不同舒适性的轮胎。由于轮辐的可设计尺寸远大于实心轮胎轮面中可设计的空间以及充气轮胎的高度,因此完全可以设计出比充气轮胎更舒适的产品。经济性方面,首先非充气轮胎的轮辐和胎面可以单独设计和制造然后进行贴合,两部分的材料一致性要求不高,所以胎面可以使用更加耐磨的材料,且可重复更换,胎面损坏时也不必买新的轮胎,从而节省资金。同时轮胎辐条的整体变形代替了充气轮胎橡胶材料的变形,使得因轮胎橡胶材料的变形而导致的能量损耗降低,可以节省一部分动力输出,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此外,弹性体材料的大量使用,使得轮胎的下沉量有巨大的可设计性,这可以使整个汽车的舒适性得以提升,悬挂系统的响应更灵敏。
劣势方面:首先,非充气结构轮胎的轮辐与胎面是间隔非连续联接,轮胎的刚度是可以单独设计刚度,但非充气轮胎一旦制造完成,不会像充气轮胎那样通过调节胎压实现轮胎刚度的变化。另外,非充气
轮胎的支撑体是裸露在外面的,如若在积雪、泥泞路段行驶,带有附着效应的积雪、泥土或碎石可能会进入并堆积在支撑体的间隙中,影响轮辐的变形;伴随着非充气轮胎的滚动,可能会导致支撑结构受到损坏,进而产生较大的滚动阻力。最后,如果高速行驶,车轮产生的热量较大,将会导致轮辐、胎面材料性能的连接失效,所以还不能承受较高的行驶速度。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