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季度,东南亚六国的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较上季度有所放缓。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经济增长最为强劲,越南和马来西亚受到外需收缩影响较大,泰国和新加坡经济增长疲弱。从基本面角度,菲律宾、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制造业,马来西亚和越南的零售需求增长表现好,另外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货币比较坚挺。提示注意以下风险因素:越南和马来西亚的制造业,菲律宾的消费,马来西亚和越南的汇率风险。
东南亚六国贸易两位数负增长,进口下降幅度更大,贸易顺差有所上升。新加坡出口和进口两位数负增长,而且可能继续下滑。马来西亚仅饮料和烟草、矿物燃料进出口正增长。泰国进出口小幅下滑,仅电器和汽车出口正增长。印度尼西亚出口下滑超过进口,机器和运输设备正增长。越南进口下滑程度显著高于出口,贸易顺差猛增。菲律宾进口下滑幅度大于出口,电子产品出口持续下滑。中国和新加坡、越南之间的贸易联系正在变得更为紧密。中国与东南亚的机电产品贸易份额继续提升,同时燃料和钢铁进口猛增。中国在机电设备及零件、贱金属及制品、化工产品、橡胶及其制品等类别与东南亚行业内贸易非常活跃,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车辆及运输设备、石料及其制品(包括陶瓷玻璃等),中国的比较优势最突出。浙江、广西与东南亚贸易增长表现突出,广东、云南与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的贸易具备较好的增长潜力。
今年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已经完成了三轮谈判,全面提升区域一体化建设速度。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发展规划高度契合,高层互动频繁,高度互补的双边贸易,将推动双方在投资和共建产业园区方面开展更高水平的经贸合作。
2022年东盟10国人口合计6.79亿占全球8.5%,GDP总和3.62万亿美元占全
球3.6%,出口规模总和1.96万亿美元占全球7.8%,东盟已经稳居全球第五大经济体。东盟是全球积极升级自由贸易协定和吸收外资的最活跃区域之一,而且近年来经济增速也保持在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之上,可以说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2022年东南亚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人口占东盟的88%,GDP占东盟97%。
本报告通过分析东南亚六国的宏观经济和贸易发展情况,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六国之间贸易的新变化,探讨东南亚六国在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的机会和风险,为政府部门及企业在东南亚地区经贸决策提供参考。
一、 东南亚宏观经济
2023年第二季度,东南亚六国的宏观经济整体表现较上季度有所放缓。制造业景气度有所下滑,消费增速也下滑,通胀水平回落,利率和汇率则反映了各国的经济基本面与国际经济大环境的相对凉热。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