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追踪-产业系列:智能手机制造商(2023).pdf

从七家企业范围一和二的碳排放量来看,三星电子、华为和中兴通讯位列前三。除草果、华为和中兴通讯外,其他企业均未统计范围三碳排放数据。各企业的碳排放强度两级分化情况严重,其中业务更多元化的三星电子、中兴通讯和华为公司的碳排放强度均大于25tC02e/百万美元营收,苹果、Opp0、小米和传音等更专注于手机和消费电子生产的企业则小于2tC02e/百万美元营收。

与其他制造业行业相比,手机生产企业自身运营范围内的碳排放强度普遍较低。苹果公司的范国三排放数据显示,上游零部件制造产生的碳排放占到了手机全生命周期排放的约70%,远超手机厂商自身和手机使用过程产生的排放,是整个手机价值链中碳排放最为密集的环节。作为产业链中话语权较重的手机厂商,有必要更多关注价值链上游产品的碳排放情况,以保证全生命周期的减排。

在制定气候变化管理目标方面,苹果公司的表现退遥倾先,承诺到2030年所有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碳中和,并在能效提升、清洁能源使用等议题实践上也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小米和华为也设置了一些与过去温室气体排放、能效相对比较的定量管理目标。而其他企业缺少对碳减排与能源管理目标的详细且定量的制定和公开,仅定性描述了愿景,或许使得后续可持续管理行动缺乏动力和效率。根据AMI平台的统计,通讯设备行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行业平均披露率仅为11.82%。

智能手机逐渐成为消费者的生活必需品,并且在不断更新换代。根据工信部报告统计,我国手机覆盖率高达113.9%,相当于人均一部智能手机。截至2022年1月,中国的5G管能手机渗透率也已达到84%。

同中国一样,北美、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手机渗透率趋于饱和。中东、非洲的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成为管能手机需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由于消费者需求明显受到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不确定性,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一直很疲软。2022年全球管能手机出货量约为12.1亿部,全年急刷下降113%’。同样的,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为也出现了下降,同比

下降13.2%,累计2.86亿部。

尽管如此,管能手机目前仍然是消费电子行业最大的单一部门,全球每年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超过500亿英元,远高于电脑(PC)和电视的规模之和。

总体而言,督能手机发展陷入瓶颈期,但资本市场仍看好管能手机的发展前景,认为技术创新和开拓新兴市场有望破局。

成立于1976年的草果公司是近十年全球智能手机时代的标志,iPhone系列手机成为全球最流行的手机型号之一。其2021财年的营收相比十年前增长了超过三倍,成为全球市值冠军。时至今日,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截止2022年10月14日)。国内,

本文来自知之小站

 

PDF报告已分享至知识星球,微信扫码加入立享3万+精选资料,年更新1万+精选报告

(星球内含更多专属精选报告.其它事宜可联系zzxz_88@163.com)